秦皇岛的由来?

如题所述

相传秦始皇吞并了六国、统一中国后,就加紧修驰道、通水路、巡视郡县。

一日,秦始皇东巡至海,忽有齐国人拦驾求见。始皇问:"为何拦驾?"齐人答:"禀报大王,此地海里有三座仙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这仙山时隐时现,出现时,楼台亭榭依稀可见,钟鼓笙箫悠扬悦耳。仙人们驾云行路,飘飘洒洒;饮的是甘露水,吃的是长生不老的药。大王,若想万寿无疆,何不派人去寻些长生不老的仙药呢!"

始皇听罢,半信半疑,当即降旨,令齐人去仙山寻药。

几日后,齐人回来禀报始皇:"因为小人福浅命薄,仙山一直未现,是海上一阵飓风,把我们吹了回来。"始皇听后不悦,可转念一想,世上要讲福大命大之人,看来只有朕了。待朕亲临海边,眺望仙山罢!于是争令兵士速在海边岩石上筑造行宫,如今在北戴河金山嘴留下遗址。始皇住进行宫,待仙山再现。

果真,一日晴空万里,碧波如镜,万籁无声。海面忽地升腾一片光辉,光环中耸起三座小山。只见,隐隐山头见楼台,淡淡树影倚云栽,层峦叠翠,连绵数十里,忽如伞盖、忽如旗帜、若似浮图、若如城廊,殿阁兽脊,异态万千,变幻无穷,近半个时辰,仙山方消。

始皇见状,大悦。从此坚信齐人之方。便令将士四处张贴告示,广招天下方士,共议求仙之事。

此时,燕国方士卢生见此告示后,毛遂自荐,到行宫拜见始皇。卢生说:“小人愿带弟子渡海为大王求取不老之药。”“有何把握?”始皇问。卢生答:“从前此地有两个方士,一个叫羡门,一个叫高誓,他们已得道成仙,住在仙山。他们若知道是为大王求药,定能应允。”始皇听后,万分高兴,忙说:“你若能求得仙药,寡人必有重赏。不知你何时动身?”乩生说:“大王,请允许我三日,一要斋戒沐浴,二要朝拜仙山,还要置办些珠宝法器,以做见面之礼。另外,恳请大王为我们选一方风水宝地,由此入海。”始皇一听,“好!”遂传令兵马集中,分东西二路沿海滩选址。

两天后,东路人马回宫禀报:距碣石海岸不远处的海里,有一小岛,方圆数十里。小岛四面环水,岛上小山突兀,清泉飞瀑;苍松翠柏,一片葱绿;扁地野花,绚丽夺目。尤其那岸细沙,金光闪亮,走在上面,象踩着柔软的绒毯。始皇一听,决计亲率兵马渡船登小岛查看。

始皇一登上小岛,不由赞叹道:“朕游扁天下名山大川,竟未见如此奇丽山水。且这里风轻浪静,沙软潮平,极易船儿航行,入海之处,非它莫属!”于是,始皇就在小岛上住了一宿,只待明日入海求仙。

第二天一早,卢生和弟子韩终、候公、石生等一身道装,在海边待命。始皇今天特别高兴,先把酒朝拜仙山,后令兵士将珠宝以及在小岛上采集的各种瓜果一并装船,以稿劳方士。随后,降旨入海。

小船徐徐扬帆,乘风破浪,秦始皇则站在小岛山岩上,目视小船直至消失在海天尽头。

话说卢生和弟子们在海上飘泊多日,水尽粮绝。既没有找到仙山,更没有寻到仙药。他们知道这样空手面回,定犯欺君之罪,要千刀万剐。无奈之中,卢生想出一计,他用黄缎子做了个符咒,上面写道:“亡秦者胡也”五个字,带弟子返回行宫。见到始皇后,谎称仙山上的仙人让将此速交秦始皇,不可耽搁。

秦始皇见到“仙书”,心中忐忑不安,哪还顾得求仙之事?忙率兵马日夜兼程回咸阳。而后征发大量民工,派大将蒙恬坐镇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威振匈奴”。

后来,人们在秦始皇站立的小岛的山岩上,立碑为记,碑刻“秦皇求仙入海处”。而这美丽的小岛,几经沧桑,渐渐与陆地连在起,人们为它起名叫“秦皇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5
秦皇岛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拥有和浪涛不息的渤海一样丰富的地名文化,成为其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秦皇岛是因为秦始皇曾在此驻跸而得名,秦始皇派人入海,据史书记载大规模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到琅琊,方士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徐福第一次出海归来后,说他已经登上了蓬莱仙山,看到了仙药,但山上的大仙嫌他带的礼物太少,说要得到仙药,必须选送优秀的童男女和能工巧匠来。秦始皇马上选拔三千童男女和一批能工巧匠随徐福去求仙。徐福在海上转了一阵子回来向秦始皇回禀说,海上有蛟龙大鱼作祟,阻止船队向仙山靠拢,要去仙山,还得配备优秀射手和先进武器。恰巧这时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与海神搏战,据占梦博士解释,这海神正是蛟龙大鱼的象征。于是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说法,不仅选配了射手和武器,并亲自下海前去。当船行到芝罘岛附近时,船队果然遇到一条大鱼,秦始皇亲自射杀了它,以为这下求仙该没有障碍了。谁知,仙山、仙药还是没有找到。徐福不敢回来复命,便带着三千童男女和一批工匠在日本的佐贺岛登陆,成了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徐福东渡成功后,为异邦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文明。如今在日本,还建有徐福的宫、庙、碑、墓。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15年,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使韩终、候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秦始皇东巡到碣石,在这里考入海方士,派韩终、石生、候公等由碣石�即今秦皇岛 入海。《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东夷列砖》都有这样的记载:在朝鲜半岛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大部落,说:“辰韩者,古之辰国也,……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郡,弓为弧、贼为寇,有似秦语,故或名之秦韩、有城栅屋室,土地肥美,宜五谷,知蚕桑,作缣布,乘驾牛车。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国。”从上述记载中可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辰韩这个部落确是秦人到此建立的。二是这个部落一开始就有几千人,符合韩终渡海时带去的童男童女数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正是韩终所率领的船队从海上航行到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开辟了新的土地。据韩国人说,西归浦这个名字是因为韩终等人从中国的碣石出发,由西漂洋过海而来,所以才起名叫西归浦。由此,人们推断从碣石出发的韩终,率领船队最终到达了济州岛,并在西归浦安家落户了。秦始皇没求到“仙”,不久也就在求仙途中“仙逝”了。二千多年过去了,记刻了秦始皇巩固统一丰功伟业的《碣石门�盟 辞》真迹,己如浩渺烟波无处可寻,但秦始皇的行宫却在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一线显露了出来。近年来,人们在山海关以东的姜女坟和北戴河的金山嘴一带,先后发现了大型秦代行宫遗址,并出土了很多秦代遗物。特别是只有在秦始皇的咸阳宫才有的夔纹大瓦当的出土,向我们提供了秦始皇来秦皇岛的证明。所以这“金山嘴行宫”是秦始皇建国门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其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我们这座城市,也因秦始皇至此建宫求仙而得名“秦皇岛”。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从秦�前221 到清末�1912 的2133年中,连同地方割据政权和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年号称帝的在内,564位皇帝中唯一用皇帝的尊号命名的一座城市。
第2个回答  2015-06-07
秦皇岛,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因公元前215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现为为河北省省辖市,中国北方著名港口城市。1948年12月27日秦皇岛解放,正式成立中共秦榆市委(设在山海关)。1949年3月改为秦皇岛市,属唐山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专署驻地设在昌黎县城。1981年5月,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恢复原建制,秦皇岛市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区,市县均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83年5月,唐山地区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管辖。1984年4月,秦皇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第3个回答  2022-11-16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碣石”,刻《碣石门辞》,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因而得名秦皇岛。
秦皇岛(简称“秦"),别称:港城,河北省省辖市,全球避暑名城,中国海滨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被誉为车轮制造之都”,有“天堂之城”的美誉。
秦皇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秦皇岛港是中国最早的自主通商口岸。
第4个回答  2021-01-13

河北省有11个城市,11个城市的名字分别是怎么来的呢?邯郸,是河北最古老的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3000多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很支棱,当年秦始皇就出生在邯郸,他从邯郸出发,统一了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