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出彩?(用自己的话说!)

如题所述

一、浩浩话题,善取当中一“瓢”

近年考的话题作文,对所给 的“话题”规定了一个写作范围,但这个范围较大,可写的内容很多、很广。有的同学直接以话题当成文题,往往导致两种偏向:要么只对话题作肤浅的图解、扩写;要么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这样的作文当然得不到高的评分。要防止这两种倾向,应在全面理解话题、材料的基础上来个“大题小作”,于浩渺水面取一瓢饮,从宽泛话题中只取一点来写。这样,也就不难拟出一个范围适中、能体现内容方向的题目。大题小作,最直接的办法是寻找文章构思的凝结点。有了一个凝结点,就有了构思全文的生发点、支撑点和中心点。凝结点或为具象,或为抽象,前者如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鲁迅《祝福》中的年终“祝福”大典;后者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亦即作者的忧乐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作文,某考生先取话题中“一点”,写《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后,以“一千个观赏者眼中,有一千个蒙娜丽莎的微笑”作构思的凝结点,分别写了小孩、母亲、教师、战士各色人等对蒙娜丽莎微笑的不同感悟,既紧扣了“答案丰富多彩”的题意,又突出了“美的神奇的魅力”的主题,个中奥妙,值得我们思索、借鉴。

二、无论写啥,不离一个“真我”

在高考作文中,将一个怎样的自我展现在阅卷者面前,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有的同学知识面太窄,作文中缺少高中生应有的文化熏陶;有的作文缺乏“钙质”,不见当今学子应有的胸襟抱负,反倒充斥着嗲声嗲气;有的作文暴露了人生观、价值观的迷误,诸如“弃诚信,要金钱,诚信哪有金钱重要”、“一些人好心助人却不得好报,都是良心惹的祸”、“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就再不用为考试发愁,我就可轻易知道别人的隐私”等;有的为博阅卷老师“同情”,打上高分,虚拟家庭、亲人的不幸,或者自我作践,声称自己失去了双臂,考场上用脚在写作文。凡此种种,都值得注意。“作文如做人”,“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必须记取的至理箴言。

三、倘若“无米”,勿忘“粮库”两座

有的同学苦于“无米之炊”,于是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作。其实何尝“无米”?18个春夏秋冬、6000多天的生活经历,就该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粮库”,就看你是否珍视、利用。去年,某考生的一篇《握住我的手》,便是取材于高考前夕,写同寝室一位同学因极度紧张而颤抖、呕吐,“我”牺牲自己的睡眠为之烧水、拿药,并陪她一块儿睡,“紧紧握住她的手,让她感到有一颗心在温暖她,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她”,直到她安然入眠。文章写得十分感人。

退一步说,要是搜尽枯肠也“无米”作“炊”,可别忘了,你还有另外一座贮备丰足的“粮库”。这就是我们朝诵夕读的文科课本,从小学到高中24册语文几百上千篇课文,还有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及人文选修读本中的 大量的“粮食”。历年高考作文都可从相关课文中找到大量材料。如前年写的“诚信”,《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何以战”及“必以信”、“必以情”的问答,讲的就是国君要讲诚信,要取信于民;《出师表》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讲的是诸葛亮信守承诺、鞠躬尽瘁、鼎力为蜀;而《桃花源记》中渔人未能再次进入桃花源,则是因为他违背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约定,亦即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去年的“心灵的选择”,相关课文尤多,例子俯拾皆是,就看会不会用、能否用活。《内蒙访古》中,关于王昭君,作者仅以深沉的几笔写了她的墓冢,而某考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昭君的选择》以富于想像力的细节,将昭君出塞前的复杂心路历程刻画得细致入微,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满分美文。

四、扬“我”所长,打造一二“亮点”

作文贵有特色。近年的高考佳作,已远不只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记叙文”,而多是见解深刻、手法多变的杂文,构思新颖、意境优美的散文,或故事有趣、行文曲折的小小说,乃至寓、戏剧等纷纷亮相,佳作迭出。多数考生虽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准,但如能使文章有一两处精彩亮点,也会明显提高档次。如一篇《“诚信”漂流记》,写“诚信”被那个“聪明”的年轻人抛入江水后连连呼救,“快乐”、“荣誉”、“金钱”等等都不予理睬,读来尚不怎么出色,但下文却爆出一个亮点:正当“诚信”近乎绝望之际,一位银须老翁撑船赶来。他是谁?是时间老人!于是作者慨叹:“只有时间才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多么可贵!”这一神来之笔顿使满纸生辉,令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31
信我的,别把作文看得过于重了。不知道现在高考作文多少分,我那时是60分满分。都是中国人,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话,作文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很难的事,只要句子通顺,有点华丽的辞藻,多用一些特殊的(12种句式),你的分数不会影响你考名牌,信我的平时关键就积累一些新鲜的时事。写出几篇象样的文章,背下来。高考时活用一下,足够!!!其他的时间应该放在数学,外语和综合上。高考真正能拉开分数的就在这三科,我不能说语文没用,但想靠语文考名牌是不可能的,语文拉不开分数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31
语文历来是高考的首仗,打好首仗,至关重要。语文的重点就是作文,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昨天,笔者就此走访了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黄永光老师。

高考作文的发展方向

去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没有材料,文体不限,可以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但自由发挥并不代表可以乱写一通,实际上,不限文体是让学生有发挥特长的机会;而题目本身也将想象、联想这一思维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虽然想象、联想以前也常被作为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但从未居于这么"显赫"的地位。这意味着,以前八股文的写作方式被抛弃了。当材料作文成为一种作文模式时,它便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

但是,提倡想象和联想却不允许乱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文,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科技、科幻基础,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真实性。在扎实的基础上提倡创新,将是未来高考作文的精神。今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

审题立意与创新思维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很重要,学生必须对题目吃透吃准。广州市模拟考中,很多同学没吃准《对未来教育的展望》这一题目,用现实代替未来,猛烈抨击现存的教育制度。这种没有"未来"的文章连"符合题意"这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只能拿个安慰分。看来,作文的基本点训练是不容忽视的。以为新的高考作文自由度大,不必进行这项训练,吃亏的终究是考生。

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去年高考作文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一味求稳,担心创新会冒险失分。但作文60分里,50分是基本等级分,10分是发展等级分,求稳拿不到高分。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应该在求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个人特长。

关注社会热点

很多考生都有看报纸的习惯,可是,茫茫报海,"热"在何方?3月至5月的报纸热点应是关键。去年,当克隆技术炒得沸沸扬扬时,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横空出世。但另方面,考生应关注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让青少年与社会脉搏同跳动,才是高考作文改革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06-12-31
个人认为,写作文要混而不乱.
考试时先看作文题.因为在前面阅读部分或许会有一刹那的灵感.
尽量回顾以前写过如此类型的文章,并不是要生搬硬套,而是要节选其中的部分内容.因为速度也是必要的.
开头尽量以生僻的论调(如题记)来隐蔽地点出主题.能够让人似懂非懂,会让人有一寻究竟的欲望.
下面的部分扩展的要有条理(比如排比).能让人一目了然.在每一段都能够点题.
结尾不要用宣誓型的语气,用名言来点题,并用展望的形式让人意由未尽.
第4个回答  2007-01-01
我通过作文的多次实践找到了一些经验吧,在此简单地说一下。
作文的高分出彩,那得看老师的兴趣,语言的优美性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能够引用古典诗词,以表现你的个人积累能力。古典文字会让文章更多了一种味道,这样的味道老师即使理解不深刻,关靠感觉来讲,印象都是非常好的。
再而,作文的用词不要太晦涩。要尽量用最简单即使很土的文字来形容,例如能用美丽这个词就尽量不要用其他的太高雅的不常见的词语。上面这点,主要是在议论文上,记叙文的时候也要追求简单普通,不要把句子写得太华丽,说得再简单点就是把自己搞得幼稚点,象小学生。
以上是我的简单经验,还有一点是开篇最好直接点题,开门见山。比较好。
加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