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真落实着力创新发展人才体制机制从严选好人用好人

如题所述

一、知人善任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前提 知人善任就是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把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准人用好人的衡量标准和科学依据。
1.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
没有创新人才观念,企业就没有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人才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选人用人管理新观念。一是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是一种资源,谁能优化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达到有效配匹,取得最佳效益,谁就能赢得优势。二是树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的观念。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确保用好制度,只有用科学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实施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佳作用。三是树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观念。通过市场调节人才供需,处理好人才管理中投入、管理与效益的关系,做到以投入为前提,以管理为关键,以效益为根本,把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才、智力与效益、岗位的最佳组合。
2.要拓展知人的视野 选人的关键在于辨识人。企业要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企业中全能型的人才不多见,但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人才还是不少的。要把一个人放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发挥其特长,对其个人的前途和企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如何去发现人才呢?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去发现人才,在实践中去发掘人才。一是通过对人的工作态度,为人处事等的长期观察来了解人才;二是通过人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所起的作用来发现人才;三是通过人在重要岗位上的表现以及如何履行职责来观察人才;四是通过 人在临时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对事件的态度及行为中来考验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慧眼识人才,把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到组织的视野。
3.要掌握识人的本领 认识人才能选准人。每个人总是优缺点并存,长短处同在。如何去辨识人才呢?一是有的人内秀而外拙,才不外露,很难发现。二是有的人博学多智,却只会纸上谈兵,易见而难用。三是有的人才智过人,但性格内向,也难以相处。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以信任、了解入手,去学会识人,知其德才学识,明其优劣长短,并从发展的前途中把握。要准确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考虑学历、年龄高低和资历、履历深浅,也不能只靠感觉和凭印象,要看其能力、实绩,不看关系,重其品德,不重情面。更需要深入调查,跟踪考察,全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辨明其本质和能力。
4.要具有用人的胆略 用人的气度和魄力是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在用人上,决不能以个人好恶和亲疏用人。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在人有干劲、积极要求进步,心气和才能处于发展的鼎盛阶段时,要大胆举荐,以促其继续挖掘潜能,增长才干。如何把握用人时机呢?一是有的人往往善于发现问题,具有独到见解,敢于提出看法。如领导者爱慕虚荣,只喜欢顺从的员工而不爱听逆耳,就难以发现其才能。二是有的人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如领导者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也难以提拔使用。三是有的人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干出成绩,赢得群众信任。如领导者脱离群众,凭个人好恶,拉帮结派,也难以提拔使用。不注意发现,不给予任用,那就失去了用人时机,如果等到人的心气和才能处于衰减阶段再使用,那就为时已晚。只有破除私心杂念,摒弃个人陈见,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要懂得善任的方法
善任的精髓在于扬长避短。如何去使用人才呢?一是学会量才使用。要掌握“能职能级”的原则,能职是指人才质的规定性,如有的人善管理,有的人懂业务,在用人时,要以“质”为依据,使人才的质能得以体现。能级是指同一能质的人才中,还具有不同的能力层次,如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都有高、中、初三个级别,在用人时同样不可忽视。二是注意群体结构。人才群体的组成应注意知识结构、年龄层次、专业类型、性格特点等合理搭配,才能产生人力资源的互补效应。三是搞好人才交流。重视岗位交流: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重要岗位。抓好培养交流:有意识地将潜在人才放到一定的环境中锻炼。把握调整交流:把有用之才安排到易于施展的岗位上。采取保护交流: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防止出现用人失误。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德才兼备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关键 在选准人用好人中,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德”是一个人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道德水平的总和;“才”是一个人的智慧与才干。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下,“德”的内涵是有所区别的。有德无才的人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才干虽高但品德不佳的人,一旦重用只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为此,在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中,要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选准人用好人,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也影响一个人的前途。企业需要人才,人才成就企业。用好一个人,就会带动一大片;配好一个班子,就会使一个企业面貌一新。因此,要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选贤任能,使有才干的人见贤思齐,并激励和吸引更多的贤才,企业就会兴旺发展。反之,压抑一个人才或错用一个庸才,就会导致职工情绪低落,队伍涣散,企业衰退。要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实质。一是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自觉摆脱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选人用人新观念。二是要结合企业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要把握好选人用人的原则和程序,必须以发展的观念来理解《干部任用条例》;以创新的意识来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对策,改革新措施,不断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三是要提高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效果。对《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的,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要认真加予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对《干部任用条例》已有原则性规定,但并不具体的,要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摆正用人的正确导向。
2.坚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同的人才在能力、性格和行为上各有差异,应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尽量做到各得其所、各得其职,充分开发企业人才资源潜力,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引导人才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才是企业选人用人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根本要求。人才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对任何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则是人才;用其所短,弃其所长,则是庸才。一是合理设置岗位。在具体分析岗位职责与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做到因事设岗,避免“因人设岗,职能重叠”的现象。二是创新人与事的最佳配置。从过去的安置型转变为配置型;从过去的配齐人员转变为配优部门;从过去的单一劳动转变为综合管理。三是做到各尽所能。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有高低之别,工作岗位有难易繁简之分,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求所全,但求所长,尽可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人与事的最佳相适,又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事配置的最佳绩效。
3.坚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用好人首要以信任人为基础。用人不疑,就要予以充分信任。信任是一种催化剂,它能给以巨大的精神鼓励,使人达到忘我的程度,当今,信任在企业发展时代更为重要。一是用而不信,势必压抑。下属若得不到领导的信任,是绝对不能发挥出全部才能来的,其聪明才智必然受到限制,工作也难于开展。二是用而任之,有职有权。企业的各类人才,有信任才有干劲,只要下属不违背原则,让其有职有权,使下属真正感到在其位、谋其政,有其权、明其责。三是胸怀宽广,五湖四海。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人才来自何方,即使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或在某个方面反对过自己的人,都要不为亲疏,而为才智。同时,做到有事多沟通、工作多商量、意见多交换,求大同,存小异,及时消除误会和隔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产生良好的合作协调关系。
4.坚持做到公开公正,竞争上岗 公开公正没有“内定”,只有平等竞争;没有特殊例外,只有一视同仁;没有关系照顾,只有惟才是举。为广纳群贤,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选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一是公开透明。公开才能保证公正;公正才能平等竞争。将竞争上岗的职位条件、工作程序、方法步骤、初步结果、任前公示,该公开的都予以公开,不搞“暗箱操作”。扩大竞争上岗每一个程序的透明度,让群众有更多的参与和监督。二是多重测验。制定原则、资格条件、操作程序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通过演讲、笔试和应用现代技术测试心理素质,考察竞争者的思维、智力、潜力、动机等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择优选人。三是注重实绩。实绩是体现竞争者综合素质高低的尺度,既要看实绩本身,又要看与实绩相关的因素和条件,更重要的是检验它实与不实。只有健全了科学的用人机制,对竞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定,才能使选人更准确。
三、《干部任用条例》程序是选准人用好人的保证
选人用人上的失误,很大程度上与程序不健全或执行程序不严格有关。再好的制度,都由人来执行。在选人用人的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程序办事,就是要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1.必须履行程序,严格把握“三关” 用人上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完整的程序。在选人用人上,严把“三关”。一是“推荐关”。要认真做好民主推荐的基础工作,把民主推荐作为确定考察人选的必经程序,把民意测评和民主评议作为考察对象的必备环节,把推荐结果作为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二是“考察关”。要始终要把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考察工作的重点,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考察对象的政绩。要重视探索有效方法和途径,使考察工作延伸拓展,不断改进考察的方法。三是“任用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讨论决定”等程序。用《干部任用条例》来规范具体操作程序,掌握选准人用好人的方法,坚持在实践中做到履行程序不变通,即坚持程序一步不缺;严守程序一步不错;操作程序一步不漏。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任用条例》程序真正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
2.必须健全机制,实行“能上能下” 能上能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一种对立的统一。“能上”是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党的事业才会后继有人。“能下”不仅是新老交替的必要环节,也是“能上”得以实现的一个保障。一是健全科学的考察、评价、监督、激励机制。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就会失误。评价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用人决策的失误。要按照任期目标责任制,评价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做到真实、全面、客观。要综合运用党内、法律、群众、舆论等进行监督,在选人用人等各个程序上,实行全过程监督。激励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以绩计酬,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为广大“愿为者”、“能为者”和“有为者”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二是疏通干部“能下”的渠道。要想解决“能下”,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其次,解决“能下”的通道太少、出口太小的问题。要“盘活”出口,优胜劣汰,让那些工作表现、能力、业绩和群众反映都一般甚至差的干部,从现职岗位上调整下来。解决的途径靠用人机制的配套措施,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用标准来衡量,为谁该“下”,凭什么“下”,提供心服口服的“说法”,才能有效地避免随意性。三是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它是选人用人中重要的民主取向、题中之义。要以民主化和制度化为基础,以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手段,把公开、平等作为竞争和择优的必要条件,把民主推荐、任前公示作为平等、公开的重要形式,使之交互发挥作用,成为适应现代企业新的选人用人机制。
3.必须扩大民主,坚持全程监督 《干部任用条例》程序贯彻了原则,体现了标准,是规范选人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把人选准用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民主落实到选人用人的每一个程序中。一是坚持“群众公认”。以群众公认来评价人的优劣和功过是非,这些群众最清楚,一个忠诚实践“三个代表”,有较强工作能力,为民办实事的人,自然会受到群众的好评。而一个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能力水平一般的人,决不会被群众所信任。二是严格“民主推荐”。《干部任用条例》对选人用人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民主推荐。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赋予群众“四个权力”,实际上是对选准人用好人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人的德才素质如何,关键是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凡是未经群众推荐的人坚决不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考查失真、评价失准、用人失误。三是畅通“民主渠道”。要坚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为标准,把选人用人与群众推荐、民主评议统一起来,凡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要大胆提拔;凡是大多数群众有意见的,要认真对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群众才会知无不言,才能去伪存真,真正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推荐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考查失真、评价失准、用人失误。
4.必须动态培养,推选后备锻炼
人才成长有一个过程,企业必须着眼于育人,在动态中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一是注意发掘“潜在人才”。对于虽无突出成绩,但在某一方面确有特长的人才,也要善于发现其潜在能力,放到适当岗位上锻炼,为他们创造一个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企业环境。二是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的原则,通过对先进理念的“灌输”和对专业知识的“充电”,提高后备人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三是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发掘“潜在人才”,再让其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放到适当岗
位上去实践锻炼,如通过脱产、函授的学习和担任主任助理、实习经理等形式,使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锻炼,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新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合格接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