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法心外无物,是菩萨果位吗?万法唯心造,难道世界因为自己观察而存在?不观察就是虚空?

如题所述

爱无限量100 ,你在这个版块,也不知道提了多少个问题了,我回答过几个,然后看你还是那样,我就没有再回答了。今天再答一次吧,希望你能有所悟,能够改变,能够明白。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真正的你自己,方便来说,是真我,不是你现在以为的那个我,那是假我。是真心,不是假心。真心,实际上就是佛心,就是佛,还有很多名字,都是换着角度来说这个真心,有佛性、自性、众生本来面目、法身、菩提等等。
我们这个世界,天人鬼畜、花草树木、石头泥土、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酸甜苦辣、风云雨雾、悲愁喜乐,乃至空间时间,这一切的万法万相,都是我们的真心变现,宇宙、十法界就是我们的真心,没有一法不是我们的真心,天地间就只有这一个心,就是这一个心,就是一个念。就是一尊佛、就是一个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一个我,就是一个尊。你明白了吗?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这个意思。你要还不明白,就以梦来观照。梦中有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你和别人,一切万法,都是你梦出来的,都是你的心变现的,没有一样不是。不过呢,你在梦里只觉得你是自己,你不知道梦中的一切都是自己,都是躺在床上的自己的心变现的。我们这个现实就如梦一般,你现在只承认你自己是自己,你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都是我们的佛性、本来面目、真心、自性变现的,就是如此啊!
刚才前面说真心假心,你现在以为的这个心是假心,现在的我是假我,是方便说,既然一切都是真心,那么这个假心是不是也是真心,假我是不是就是真我?没有一法不是!这也就是一真法界、不二法门!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也就是《心经》里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可以说,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我们的真心非有非空,又能现有现空,就是这样妙!
万法唯心造,是别教境界,《华严经》的说法,按楞严法华圆教境界来说,应该是万法唯心现,一切唯心所现,为识所变!追问

心外无法,心外无物,这句话是对的么?

追答

应该没错,不过后半句重复啰嗦,意思还是不是和前半句一个意思吗,而且没有前半句好,可能是别人随口说的。唉,这次你还是没有看懂我的回答,我以后不再回答你的问题了。
你采纳我的回答吧,这样,会有更多人看到,希望可以启发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21
心外无法心外无物就是成为见道了 证悟了 但虽然是证悟还是会失去的 因为从无始劫以来 太重 烦恼太深 我见太执着所一要继续修行消业 修行 才能成为菩萨 你说的那个那个是阿那含 也就是入圣人流的 万法唯心造并不是说是唯心主义你不观察世界依然存在啊 但是这个存在是不是存在的存在 是因为你无法察觉的我执才造成了你认为这个物体存在的 这就是依他起性 遍计所执 圆成实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去查看一下唯识学的知识 而且你所说的那个虚空跟佛教的空也不一样 佛教的空不是无 是空 空就是一中处于有和无之间的状态 就好像佛教既不属于唯心 也不属于唯识 叫中观 譬如楞严中说心能转物 即同如来
第2个回答  2013-11-29
如果用佛教的说法来讲,你所见所闻的世界本就是由业力所感化,是幻的。世界本幻,无论你管不观察,都是如此。或者说“世界本就不存在,因为你的错误观察而误认为世界是存在的”。

佛教中“心”是个多义词,“心外无物”中“心”指事物的不生不灭的本来面貌,即本心,并不是指人的思维;“万法唯心造”和“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二位心在动”中“心”指人的思维,即从胜义谛角度讲的“妄念”,因为人的妄念,所以才会执着感受这个本幻的世界,并误认这个世界为实际存在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28
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

有两位和尚见到广场中飘扬的幡旗,便开始议论起来。其中一人说:

  〔是幡动。〕

  另一人则说:

  〔不,是风动。〕

  结果两人就此争论不休,而引来了人潮驻足围观。

  这时慧能大师也赶到了,他一看便开口说道:

  〔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二位心在动。〕

这段为国人熟知的禅宗故事,被唯物主义者批为“唯心主义”的顶峰、极致。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在考研时把政治看的虽算不上滚瓜烂熟,也算有些基本常识吧,考了80分。

遇到僧人时,也会与之辩论,常常是辩得他们哑口无言。。。其实现在回想,我遇到的都是些文化素质不高、表达能力欠缺的僧人。

有缘接触佛教后,再看些禅宗、唯识宗等论著,刚刚看了一些最入门、最基本的常识概念,就哑然失笑了。。。。不过不是笑佛教,而是对自己以前的思想悲催。。。。

好了,不说废话了。

请问唯物主义者:如果一个死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次之,如果一个植物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再次,如果一个睡梦中的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如果一个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的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如果一个正处于溺水中挣扎的人,只剩下本能了,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如果一个被板砖打晕的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如果一个高度专注于某事因而对周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幡动、风动出现在他面前时,这幡动、风动【对他而言】,是“客观”的吗?

。。。。。。。。。。。

为什么?这些人的心对于“幡动、风动”没动!

如果否认“心动”,那么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有离开“主观”的“客观”,就是承认:“有独立存在的现象、世界有时候不是普遍联系的”。

这正好违反了唯物主义自己的基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且,唯物主义也承认,世界上没有能独立存在的现象,如果有,只有上帝了。。。

天下无心外之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你老人家说天地万物都离不开自己,但是某人死了以后,天地万物仍然存在啊!王阳明回答说,你问得好,但我反问你,某人死了以后,他的那个天地万物还在不在呢?
第4个回答  2015-10-14
世界大千,客观存在;观察思维,行运于心:万物唯心,玄玄虚虚;万法唯心,地地如如:万事万物,景景行行;先有心到,再有身到:佛法微妙,难思难议;或疑或异,无怪无奇:但凡方正理,无惧惑与疑;谤佛者重罪,辨法者巨功: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世尊谨劝诫,世真世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