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读后感500字

如题所述

“不管怎样,夜间在在房屋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看上去已经全部终结。一个循环得以完成,变异被彻底收回,困惑被遮上蓬布,事物似乎复原。在我们周围,原因和结果相互拉手,整合与解体保持均衡。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在无从触及的深壑那样的场所展开的。在深夜至天空泛白的时间里,那个场所在某处悄然打开黑暗的入口。那是我们的原理全然无能为力的场所。谁也无法预见那个深渊在何时何地把人吞入,又何时何地吐地。”(选自原书某段)

故事就是以这样的内容方式开始了,一个接近凌晨的时分,23:56,男女主人公高桥和玛丽在一家餐馆内相遇,由于特殊原因和对彼此产生的好感和信任,两人相互吐露了各自的“个人秘密”,引出了玛丽的姐姐——浅井爱丽,一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而沉睡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觉醒的女孩,她拥有迷人的身材和外表,十几岁便成为杂志模特,却因种种原因“彻底沦为仅仅为外部事物的通过提供方便的存在”。而小说开始也穿插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点——一个被偷渡到日本被迫接客的中国女孩,天黑以后她在爱情旅店接客时因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衣物也被抢走了,浑身是血的在旅店一个角落抽泣。而在餐馆独自看书的玛丽会讲中国话,通过高桥介绍来到旅店帮助女经理藤解决了这场“麻烦”。故事情节由此铺展开去。

而说到小说的特点和立意,不得不提一下《1Q84》了,2004年村上春树出版长篇小说《天黑以后》,随后闭关七年之久,于2009年出版长篇震撼之作《1Q84》,从这一前一后,不难看出,《1Q84》将是《天黑以后》风格的延续和升级版。恰好我是先读了《1Q84》之后读的《天黑以后》,因为我个人觉得《天》的主题思想要比《1》难理解的多的多!如果没有提前读过《1》,恐怕也比较难以理解《天》讲的是什么了。两书风格非常相似,我更认为村上是在写完《天》以后觉得还可以更完美的情况下构想了《1Q84》,《1》在故事情节发展上分三路出发,青豆一条一条主链,天吾一条主链,第三部时又多出另一主线——牛河,三个人所经历的各不相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结局汇总一点,产生全书最精彩之处!而《天》虽然也是多路线,但相比之下故事情节发展较零散一些。但两书人物特点比较明显,善恶两派,任务分明。而最重要的立意,我个人觉得两书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想通过故事给读者传达一种“希望”的精神,只要充满爱和努力,“希望”就会存在!不过相比两本书的所要阐述的道理,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但通过《1》所得出理念去理解《天》的结尾,就比较容易让人明了了,因为《天》的结局,我觉得真的很难理解和想象!
  充满神秘色彩也是两书共同之处,令人难以理解的事物不断发生,解开谜团仿佛也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一种必要!
  另外书中穿插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音乐、话剧、甚至经典的连续剧。布鲁斯、摇滚、古典音乐,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书中某个地方总是循环的演奏着,大师及知名乐队也不停出现!(还有我最喜欢的克莱普顿)也许我在这篇读后感上也应该点播一首《夜的第七章》≥﹏≤书中提到了主人公高桥对音乐的态度,或许这也是村上本人的想法,谁知道呢?但这种想法恰好和我迎合,”他摇头道:“我没有那样的才华。搞音乐倒开心得不得了,但不能靠这个吃饭。能很好地干什么同真正创作什么之间有很大差别。我想我可以很不错地吹奏乐器,也有人夸奖,被人夸奖当然欢喜,可是仅此而已。所以这个月就退出乐队,从音乐里洗脚上岸。”“真正创造什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是啊……通过讲音乐深深传入心底而使自己的身体发生轻微的理性移动,同时也使听的人的身体发生轻微的物理性移动——指的是产生这种共振状态,大概”说:“虽说学籍算是在法学院,但迄今为止心思一直扑到乐队上,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就算往下洗心革面踏踏实实用功,恐怕也很难一下子赶上。
《天黑以后》中写进了几部经典连续剧,通过经典的内容表达了主人公的想法,而《1Q84》中则描写了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暗喻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样两本书,都融合了许多艺术表达的形式,让故事发展的氛围充满了场景所需的味道。我觉得,这也是村上比较鲜明的一个特点,浓郁的故事氛围!
  总之,《天黑以后》读完的大体感受的就是这些了,可能还有些反应当时社会的一些寓意,但我真的不想谈论这些貌似和大道理一样的东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