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与周朝分封制的差别

如题所述

1、概念不同

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分封制: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2、统辖力度不同

“外服制度”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这种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

分封制的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有的国君还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关系。各封国必须对周王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定期觐见和交纳各种贡赋,包括当地特产、人口等,还要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3、针对人群不同

内外服主要是针对异族,而分封针对同姓同族。内外服主要是针对的是未开化的族类,而分封针对的是礼仪之邦。

4、与王室关系不同

内服与外服制度: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

分封制: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即使无血缘关系也一般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作为血缘宗法关系的补充。

5、地方居民组成不同

内服与外服制度: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联系。

分封制:多数封国内血缘关系被打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分封制

百度百科—内外服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9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与周朝分封制的差别:

一、概念不同
1、内服是指商王统辖的地区,有能力管辖并控制的地区。而外服是指臣服商王的地区,但是商王没有能力完全控制并统辖的地区,一般是边疆夷族,和附属的诸侯。

2、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二、统辖力度不同

1、“外服制度”和中央与地方关系有类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接受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则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这种臣服关系的维持,是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的。殷商一代五次治乱周期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臣服关系的演变。

2、分封制的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有的国君还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关系。各封国必须对周王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定期觐见和交纳各种贡赋,包括当地特产、人口等,还要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第2个回答  2014-02-09
(⊙o⊙)内服是指商王统辖的地区,有能力管辖并控制的地区。而外服是指臣服商王的地区,但是商王没有能力完全控制并统辖的地区,一般是边疆夷族,和附属的诸侯。而周朝分封制分封的是为周武王打天下的功臣,姻亲并且把商朝后裔分封于宋,找到舜帝的后裔将其分封于陈。姜尚封于齐,是功臣。邵公封于燕国,周公封于鲁,是亲族。共分封诸侯百余个。分封的各国必须完全臣服于周天子,听从周天子的指令,要按时进贡,派兵随周天子作战。但诸侯有管理本国大小事务的权利,要遵从周礼。分封是周公为安定周朝的统治而制定的,但是西周末年周室衰弱诸侯势力不断强大,周天子对诸侯的管辖能力越来越弱,最后形成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希望能帮到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04
内外服主要是针对异族,而分封针对同姓同族。
内外服主要是针对的是未开化的族类,而分封针对的是礼仪之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