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平均速度公式

高一物理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 ?
为什么?怎么来的?

1、平均速度=△x/△t(△x=位移,△t=通过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2、2×V1×V2÷(V1+V2)=平均速度。(前半路程平均速度V1,后半路程平均速度V2)

平均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矢量,它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个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3、v= (v0+v1)/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公式v=x/t与v= (v0+v1)/2 两者的区别是适用的范围不一样:

v=x/t:总位移除总时间,任何时候都适用。

v= (v0+v1)/2:只适用于匀加速,匀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扩展资料:

平均速度的意义:

(1)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作图。
画出v-t图像,t为x轴,v为y轴。图像所围的面积就是s(v*t)。
匀加速运动中所围的面积是个梯形t正好是高,初速度与末速度分别是上底和下底。
所以s=0.5(初速度+末速度)*t,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15
这个公式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的,因为平均速度=位移 /时间 ,可以根据v-t图像来得到 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 ,位移是图像围成的图形(一般是梯形或者三角形)面积(这个应该知道吧)。
第3个回答  2010-08-15
总路程等于二分之一*加速度*时间的平方+初速度*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二分之一*加速度*时间+初速度=二分之一*(末速度+初速度 )
第4个回答  2010-08-15
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
x=V0t+0.5*at^2

平均速度v=x/t=V0+0.5*at=(V0+V0+at)/2=(V0+Vt)/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