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功和过?

如题所述

宋太祖赵匡胤的功绩: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宋太祖赵匡胤的过:

对于历史进程来说,宋太祖是没有过错的。如果真的要体现他的过错的话,那就是从道义上,他对昔日的功臣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扩展资料: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赵匡胤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

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兵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赵匡胤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

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次日,各位军将就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太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9

功:

1、先后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威逼吴越归顺。宋太祖实行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就快实现全国统一。

2、杯酒释兵权”成为了千古绝唱,赵匡胤没有费一兵一卒,便将其亲信手下的兵权就夺了过来,解决了帝王与开国重臣之间的矛盾。

3、刻立誓碑,确定与文人共治天下的国策,为后来文人参政,广开言路,提供了基础,也是宋朝经济发达重要原因。

过:

1、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外,还设置副使,其后继续设签署枢密院事为次副长官,设同签署枢密院事为末副长官。造成组织结构重叠不仅冗繁,冗员颇多,费用陡增。

2、“守内虚外”,“强干弱枝”成为既定国策。本来一个锐意进取的大宋帝国在连续遭到两次辽国的惨败后便龟缩不前,对内镇压,对外妥协,造成两宋军事能力积弱。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可以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起步不高,完全凭着个人过硬的本领,一步步打出一片天下,最后“黄袍加身”,成为开国之君。

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国家。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通过采取“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施行“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支”、“三年一易”、“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匡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27
与历代开国皇帝相比,赵匡胤得来皇权太易,皇位坐得太舒服,难免人们对其评价不高。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赵匡胤丢分之处关键在于他缺少汉武帝雄视天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悍气和成吉思汗气吞山河、一统天下的霸气;在于他践行的“修文抑武”国策,给后继者以巨大影响,使得宋朝在战争中几乎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受尽屈辱,直至灭亡。
一个帝王获得累世喝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维护华夏固有领土之完整,实现国家完全之统一,或开疆拓土,四方来朝的功绩,彪炳史册。而北宋统一十国后,领土面积不足300万平方公里,在南宋时期则缩减为200万平方公里左右。向后看,秦朝(公元前210年)领土面积为347万平方公里,西汉(公元元年)领土面积为610万平方公里,东汉(公元140年)领土面积为580万平方公里,隋朝(公元612年)领土面积为470万平方公里,唐朝(公元660年)领土面积为1210万平方公里;向前看,元朝(公元1300年)领土面积为2270万平方公里,明朝(公元1426年)领土面积为1000万平方公里,清朝(公元1760年)领土面积为1310万平方公里,中华民国(公元1920年)领土面积为1131万平方公里。北宋也不及吐蕃、辽、金幅员辽阔。如此对比,大宋并不大,宋太祖只是个小国之君。异邦蚕食鲸吞的土地,仍牢牢掌控在异邦手中,成为其版图的一部分。后世诟病宋太祖缺少雄才大略和勇武精进的锐气,正在于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