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的创新之处

如题所述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如学完《虎门销烟》这篇课文后,我问学生:“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就提出问题:“鸦片到底是什么?”“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外国人为什么要把鸦片运到中国来?”我借机说:“同学们,这些问题提得很好,可是咱们课本上没写清楚,我们课堂上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怎么办呢?”学生纷纷提议:“利用课余时间,找这方面的书读一读。”“还可以上网查一查。”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去阅读。
  2.师生交谈,点燃课外阅读的欲望
  课下,教师主动和学生交流,跟学生谈一谈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或文章,说说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怎么好,学生受到影响就想亲自读一读;或者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给学生设下悬念,他们急于想知道主人公的命运或故事的结果,就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时教师就抓住时机把书推荐给学生。
  3.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了让学生多诵读古诗词,开展古诗朗诵会;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面,举行多种形式的比赛,如讲故事、谈知识、说新闻;引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进行展览、交流,看谁读得多、收益大。学生想展示自己,于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把课外阅读当成了一种乐趣。
  二、推荐好书,让学生多读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应适时地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首先,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方面的读物。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定。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量少,应以注重童话、寓言和成语故事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小知识;中年级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他们对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等较感兴趣;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喜欢看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
  另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自由驰骋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去寻找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1)读课文中的人物故事。小学课文中写了众多的人物,其中有许多名人,如学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可指导学生阅读宋庆龄的故事;学到《詹天佑》,可推荐学生读《少年时代的詹天佑》《留学国外时的詹天佑》等有关詹天佑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些名人故事,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2)读与课文知识有联系的课外书。如,学习了《海底世界》《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类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海洋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科普文章。(3)读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如,学了《夹竹桃》,就向学生推荐季羡林的其他作品;教古诗时,就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诵读。
  三、授以方法,让学生会读
  学生在课内掌握了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益。课外阅读则为学生复习、运用阅读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想使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就有必要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
  1.涉猎阅读,讲究一个“快”字
  所谓“涉猎阅读”就是为满足阅读的渴求,为填补心理的饥饿,以达到心理平衡的阅读取向。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地不分中外,时不分古今);在阅读的质量上“不求甚解”(总体感悟,大局把握);在阅读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读为主,理解为辅)。因此,它只是一种大概的阅读,只要观大略,抓住文章的重点即可,不平均使用力量。俗话说的“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便是“涉猎阅读”的形象化表述。为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先看书的目录,从目录中发现精彩的地方或自己急需的内容,再翻看具体内容;还可以看内容提要或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快速默读,用较快的速度了解一下大概的意思,力求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2.积累阅读,形成一个“厚”字
  我们不但要善于获取材料,而且要善于积累材料。课外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少年儿童多读一点利于积累的书,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意识取向,如多读一些经典性著作。为了更好地达到“积累”之目的,阅读时可以采用列提纲、摘录、写札记、作卡片等手段。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让班上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采蜜集”用于摘抄,一本“浪花集”用于写感想。一年下来,班上的学生知识丰厚了,谈吐文雅了,课堂上的回答经常妙语生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