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胀轨的“八种预兆”

如题所述

1温度力过高; 
造成温度力过高的原因是由于锁定轨温的降低。铺设时,长轨条并不是处于自由状态,而是处于受力状态,即已存在初始纵向力。长钢轨运至工地,卸车时轨温一般并非锁定轨温,工地焊接联合接头时又无温度限制,当将1000m-1500m的长轨条拨入线路时,由于轨条中部很难伸缩,实际上可能已经积存5℃-6℃的初始温度力,造成了实际锁定轨温比名义锁定轨温低5℃以上。这样当轨温上升时,温度力将增大。 
2道床横向阻力降低;线路维修作业如捣固、拨道、方枕、抽换轨枕等作业之后,短期内道床阻力会降低,造成安全温升降低以致钢轨温升超过安全温升。维修作业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见下表: 
 
3、线路方向偏差超限。 
3、防止胀轨跑道的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上述造成胀轨的要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确保轨道状态 稳定。 
1、在铺设无缝线路时,尽量在低温时采用拉伸施工方法,采用拉伸法所确定的锁定轨温, 较通常施工时所确定的锁定轨温既准确又均匀,锁定轨温降低的程度可得到一定缓解;如没 有拉伸施工的条件,建议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取较高温度进行施工。 
2、在铺设无缝线路时,要准确丈量轨长,准确合拢,按设计规定锁定线路,及时埋设位 移观测桩并做出观测记录; 
3、保持无缝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保证线路有足够的抵抗轨道弯曲变形的能力和稳定性。 横向道床阻力是保持无缝线路稳定最重要的有效因素,道床断面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标 准,并使道床保持丰满,密实。混凝土枕扣件应齐全,并经常保持状态良好,使之达到紧、 密、靠、正、润的要求。 
4、根据季节特点、线路状态和锁定轨温合理安排无缝线路维修计划,高温季节不要进行 影响线路稳定性的作业,冬季作业要注意钢轨长度的变化引起锁定轨温下降。 
5、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严格遵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有关作业轨温条件的规定。
6、在气温到达35℃及以上或维修作业期间和作业之后数天内,应加强巡道次数,认真监 视线路方向变化,以便迅速采取措施。
 4、胀轨跑道的处理 
1、养护维修作业中,若发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枕端道碴离缝,必须停 止作业。这些现象都是胀轨跑道的预兆,如不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则有发生胀轨跑道危及行 车安全的可能。 
2、发生胀轨跑道后,可采用浇水法降低钢轨温度。轨温降低后方可拨道。曲线地段拨道 只能上挑,不宜下压。拨道后捣鼓道床,并对道床侧面进行夯拍,限速放行列车,并派专人 看守,待轨温降至接近锁定轨温时,再整正线路和恢复常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