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翻译

如题所述

文言文翻译须做到“信”、“达”、“雅”。“信”即准确,不可会错文义;“达”即通顺,不可生涩拗口;“雅”即用语规范,不可滥用俚语土话。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这样在翻译文言文时才能得心应手。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谈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一、组词释义
 文言文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并且很多本身就是由文言词增加一字得来的。这就是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很多文言词的依据。
 例1: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政事通畅,人民和乐……
 二、照录或更换
 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用名词,翻译时照录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诗文在翻译句子时也以直录为佳;一些基本词古今意义一样,更无须翻译。
 例2: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做郡守。
 例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翻译:所以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而有的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或语意已经发生了变化;或现在虽然偶尔还在使用,可已经比较生涩了。这就要求我们翻译时把它们更换成现代汉语里相应的词语。
 例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翻译: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跑掉。
 三、增补与删除
 文言文里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内容往往多而灵活。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酌情增补。
  例5: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左传·曹刿论战》)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文言文用的一些虚词,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多删除。
 例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四、合译与分译
 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译时多将上下句合为一句。
 例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翻译:将军和壮士在十年中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得胜归来。
 文言文中的“并提”,翻译时多应分别表达。
 例8: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五、调换顺序
 文言文中有一些倒装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换顺序。
 例9: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此外,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用作补语,而现在多用作状语,翻译时也需要酌情调换顺序。
  例10: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翻译: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六、直译与意译
 直译力求逐字翻译,字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直译准确而简洁,意译灵活而流畅。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例11: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翻译:在这时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画横线的词语用的就是意译。有时整句也可以用意译。
 例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翻译: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2
第2个回答  2014-09-05
百度翻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