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如题所述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之所以会如此之低,首先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的原因,再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商人阻碍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在思想和统治者的压制下,商人的地位就如十分的低下。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从远古以来到清朝,统治者就一直在强调是以农为本,因为农耕人民十分的稳定温驯好控制,大量的农耕人民的组成的王朝的十分的稳定,很少会发生暴动,同时也方便统治者收赋税,最重要的是农耕人民他们的住所相对来说是更为的稳定的,对于人口也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的古代来说,统治者并不用担心人口的流失。而商人不一样,商人他们因为要根据利益而走动,所以他们的本质就是为了利益而生和统治者他们的统治理念是相违背的,最重要的是商人追逐利益的本性,让他们不能接受统治者对于他们长时间的压榨,如果说统治者要对他们进行压榨,那么他们会远走去寻求更为适合他们生存的地方,这就和古代的统治者相违背,所以这是古代商人地位之所以会如此低下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儒家的思想是教育人们要仁德诚信,儒生们就觉得商人他们是逐利本性,无利不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以说对于这样的情况下商人就和儒家的思想是相违背的,而儒家的思想在古代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对民众的思想的把控的作用,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自然就会看低古代的商人。综上两点我们可以知道,在思想的引导和古代统治者的打压的情况下,古代的人们因为所受到的教育没有我们现今的教育的程度那么的高,他们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到底哪一个是更为的准确,所以选择了从众,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跟随统治者以及儒家的思想去认定古代的商人这个职业是10分的低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千百年来古代的商人就随着一代一代的统治者和儒家思想的打压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的作用,古代的商人的地位就会如此的低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低的原因,首先是跟统治者的利益有关系,因为商人是需要走动的,所以说对于古代的统治者而言,商人是最不好把控的一个群体,因为商人他们有钱,所以他们并没有固定的财产,像农民他们如果说是有自己的财产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待在这一个地方,而商人不会,因为他们是要走动的去做产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他们是十分不好把控的,而且他们特别的富有,所以就和当时的统治者有一定的利益的冲突,也阻碍到了统治者的管理,因此统治者当时就把商人排在了最末。
然后商人的地位低也跟当时的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儒家思想觉得人要讲诚信要仁德,但是无奸不商,无商不奸,所以说商人有时候做生意难免会违背了儒家的思想,所以说当时的儒家的正统学说对于商人其实是非常不得不赞同的,当时的统治者也为了更好的统治也重用了儒家的思想,而因为商人的本质和儒家的思想是有冲突的,所以统治者也会对于商人进行打压,时间长了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低了。
再则是因为古代的社会性质所导致的,因为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在当时人们都是小农思想,觉得能够吃饱就好了,所以对于经商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再加上古代的交通十分的不方便,因此在以前的人们自然会觉得,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并不好,因此也不会对于商人高看。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商人对统治者的地位是有威胁的,因为如果说商人有巨额的财产,那他的地位还高的话,如果说他要进行造反,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古代的统治者会为了保证他的地位的稳定会对他有害的人都会进行打压。

第2个回答  2019-12-20
因为在古代,士农工商是地位比较低下的,在这当中商又是地位最低的,因为过去的商人。都是那些没有土地,不愿意出力干活的人才经营的事情,所以地位很低。古代朝廷重视农耕,那是国家的命脉。商业不是封建王朝鼓励做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19-12-20
因为在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方针,各朝代所宣传的理论是:商人以倒买倒卖为生,不事生产,不从事和参与生产活动,商人靠“投机倒把”挣钱。所以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
第4个回答  2019-12-20
因为在古代比较重视的是农牧业的发展商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奸诈无比,所以说在古代有很多明文规定,商人是没有地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