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镇的乡镇经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农业、淡水养殖业、建筑业是该镇的优势产业。农业种植面积10000多亩,主要盛产稻谷、花生、圆椒、甜玉米等,稻谷质优产高,亩产可达1000斤,是吴川市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淡水养殖业发达,是吴川市最大淡水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品种有鲶鱼、罗非鱼等。鲶鱼肉嫩皮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粤西的特色产品。建筑业是该镇税收的主要支柱产业,全镇从事建筑人数占全镇总劳动力的60%以上,并且大多建筑工人分布于中国的各大省市。
201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总产值1.37万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收入9256元。财政税收收入再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01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9亿,同比增长100.6%。全镇存款余额为2.5亿元。
(二)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及时抢修兰石水闸,确保兰石、顿谷、六庄等3个村委会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二是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全镇淡水鱼养殖面积达11070亩,淡水鱼年产量为4500多吨,成为吴川市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全镇养猪大户达12户,肉猪饲养量年均达3.49万头;三鸟饲养量年均达28万只。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大搞冬季农业开发,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如兰石、顿谷、六庄等村的蔬菜种植喜获丰收,菜椒亩产量达1万多斤,3000多亩的菜椒让村民增收3000多万元。玉米、茄子、苦瓜等农作物已大面积种植。
(三)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我镇进一步发挥建筑业优势和兰石商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动吴川市广鸿置业有限公司吴康养老板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兰石镇万聚农家乐园和罗非鱼加工项目,征地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建设中;整合我镇建筑业资源,着手筹建兰石建筑集团,引导建筑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
二、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果
(一)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我镇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全面推进民生工程。一是解决“行路难”问题。为推进梅兰公路工程建设,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将梅兰公路尚未完工部分依法移交给兰石商会建设,至2012年底兰石境内7.3公里已完成通车,江堤结合段正在建设中。二是解决“饮水难”问题。我镇积极推进饮水工程建设。塘口、岑旺村,潭傍、下岭、庄金、庄容、下山、兰石已建成通水,茂良塘、帝里、新屋地等村正在动工建设,高坡、塘尾等村规划后即可开工,这将解决1.5万多人的“饮水难”问题。三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积极抓好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全镇有1间卫生院,11个卫生站,实现每个村委会都有1至2个卫生站。卫生院现正兴建一栋3层1900平方的门诊大楼,已建好主体工程,正在装修中,建成后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我镇以改路、改水、改厕、改住房为重点,以实施安居工程为契机,抓好城乡建设、安居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积极推进安居工程,2012年以来帮助低收入户21户、安居工程户21户改建新居,正在规划对20户低收入户的危房进行改造。积极推进城乡清洁工程,按照市提出的“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要求,已实现各村的垃圾由专人收集处理,正在筹建7个村的垃圾收集点和镇的垃圾集中中转站。积极整治江河水湖莲,改善水质,镇村两级已投入整治资金5万多元,并争取兰石商会捐资30万元,对流经兰石、牛头路段的旧袂花江进行整治,争取彻底整治水湖莲。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2012年,各村以建村牌、路牌为抓手,在全镇掀起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潮,兰石镇已建设村牌34个。全镇44条自然村有10条自然村被评为湛江市文明村,21条自然村被吴川市评为文明村,兰石村、百官山村正在争取创建广东省文明村。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六庄村委会鲤鱼头村有线电视已装完成,博崖、五一村委会的有线电视安装正在规划当中。同时,我镇各村委会建成信息田园服务站和党员远程教育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与外界信息沟通落后的现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