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真的有勇无谋吗?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有两位著名有勇无谋人物,一是吕布,另就是马超了。至于张飞,长坂桥头伐树代兵,阆中计破张郃,与前两位相较已算粗中有细。马超,字孟起,西凉太守,征西将军马腾长子,当时的西凉辖今甘南、宁夏及陕西大部,幅员广阔,为羌汉杂居之地,马超身上就有羌人血统。父兄被曹操诱杀后,超与韩遂起倾巢之兵咬牙切齿“誓杀曹贼”,在狼烟滚滚的乱世开始了他的历史演出。 书上形容马超“狮盔兽带、剑眉星目、彪腹狼腰”,其俊美在三国人物中无出其右,人谓“锦马超”。潼关城下匹马搦阵,连败曹营上将,渭水之滨同“虎痴”许褚赤膊大战二百余合,葭萌关(现四川昭化镇)与张飞秉火夜搏。曹操叹曰:“马儿之勇,不减吕布当年。”马超的勇力自出道以来处处凸显,当世能与之争短长者,不出四、五。想当年潼关古战场,大旗迎风,残阳如血,战鼓咚咚中一少年将军裂阵而出,一杆铁枪杀得敌将无人敢应,傲视天下的曹操被他追得像苍鹰爪下的兔子。那时的马将军宝马雕弓,英姿勃发,健美中透着性感,英武中露出剽悍,到如今仍令男儿热血沸腾,让少女夜望星空。 遗憾的是如此力与美身躯却长着一颗没有心智的脑袋。在与曹战争之初,马超恃其血气之勇和西凉军的同仇敌忾占尽上风,操戎马一生,惨败不过尔尔,其中割须弃袍,夺船避箭两番都拜马超所赐。但军事学是门智者的艺术,战争中考较的是统帅的大脑而非勇力,马孟起当战将堪称完美,作统帅就是误人子弟了。世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让没有帅略的人掌军,轻则误人性命,重则毁邦亡国。老练的曹操略施小计就使马超与并肩作战的父亲拜弟韩遂反目成仇,当他冰冷的剑锋劈断韩遂手臂那一刹间,也砍断了部队的信心和自己最后的强援。西凉军的内讧让曹操一举扭转军事上的劣势。在强敌猛攻下超凭匹夫之勇根本无从应付,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后仅带堂弟马岱等三十余骑狼狈逃逸,可怜追随他的羌兵几乎全部埋骨异乡。生死相托的兄弟被儿子逼得抱残躯投曹,半世艰辛创下的基业一朝被死敌夺去,马腾若泉下有知,只有哀叹自己无赵括之父知子之明了。 超的无智还表现在投效张鲁之事,当时赤壁大战业已结束,天下三分之势渐成,江东孙权,荆州刘备都同超有共敌曹操,且处创业初期求将若渴。但他却拜在偏安一隅以道术惑众的“师君”张鲁帐下。堂堂将门之后逢此乱世不起逐鹿雄心,连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都不懂,实在有辱祖上伏波将军马援赫赫英名。至于同张飞在葭萌关不分昼夜厮拼更是无聊,张飞虽性如烈火,但目的明确,为义兄刘备荡平天下。超父马腾与刘备共在献帝讨曹衣带诏上具名,腾遇害时刘备曾星夜赍书愿助超复仇。刘与其应有叔侄之情、汉臣之理,但马孟起居然向张鲁主动请缨提刘备人头献于帐前,此时的将门虎子已沦为无信无义、唯利是图的丧家恶犬。 降蜀后的马超再也无所作为。除了在成都城下喊降刘璋这等小事外,此后重大战役几乎都不见将军身影。以孔明之精打细算何以暴殄天物着实令人费解,不知这位有万无不当之勇的美男子每日闲在府上品盖碗茶还是在巷内听四川评书,要不就是将铠甲叠在池边在温泉中搓着满是肌踺的虎背,望到生锈的铁枪、发福的战马,马孟起有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惆怅?最奇的是书中对马超之死的交待,孔明对赵云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读者才恍然一代名将已然仙去。从出场时的石破天惊至最后的黯然隐去,纵观三国,此种人物绝无仅有。蜀国五虎上将人人军功彪炳、破阵杀敌,只马超添列其中居功致微。当年白马银枪驰骋疆场,入蜀后却碌碌无为壮年暴毙,不知这是蜀汉的悲哀还是三国迷的悲哀。扼腕之余回顾马超一生,显赫的家世,俊美的仪表,过人的勇力都无法扭转其性格缺陷决定的命运。父兄被曹操所害,妻儿被叛将当面硕杀于城楼。连出生入死的爱将都弃他投向死敌,但相比同时代的武将,能够在温柔的成都卒于床榻也算是修得善果了。超的旧将庞德向曹操坦陈心迹时有句话:“故主马超,有勇无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2
不是绝对的有勇无谋.要是无谋,他能震慑数百万西羌兵?他的"无谋"只是个很模糊的形容词,只能说明他的"勇"超过平均值,"谋"低于平均值.他,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是有一顶的"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