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小动物?

这是什么小动物

这是蝾螈,具体细化品种要看细节部分才可以识别。

【蝾螈】(学名:Salamander),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蝾螈亚目、隐鳃鲵亚目。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他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零摄氏度下以后,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

蝾螈是很害羞的动物,它们通常藏在潮湿的地方或水下,它们的皮肤光滑而又粘性,尾巴很长,头部很圆。它们中许多种终生在水中生活,而另一些则完全生活在陆地上,甚至有些完全在潮湿黑暗的洞穴中生活。大多数的蝾螈,不管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水中生活,都要在水中繁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1

灵猫。这是一只小灵猫。

小灵猫俗称乌脚狸、斑灵猫、香狸,属于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属,是长江流域以南比较常见的中小型食肉动物。。小灵猫长约48~58厘米,尾长33~41厘米,体重2~4千克;全身灰黄或浅棕色,背部有棕褐色条纹,体侧有黑褐色斑点,尾部有黑棕相间的环纹。

小灵猫多在晚上或清晨活动,主食为老鼠、昆虫、青蛙、鸟类,偶尔也会吃水果。

小灵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第2个回答  2018-05-15

生理特徵[编辑]

狐獴是一种小型昼行性动物,雄性平均重约731克,雌性720克,有著修长的躯干跟四肢,使它们的身长可达到25到35公分,尾长亦有17-25公分。它的尾巴(并不如其他的獴类那样一丛)为长、细,并尖尖延伸到端点,在末端的端点都为黑色,在直立时狐獴会用尾巴支撑来保持平衡,它们的脸型也是尖尖延伸到棕色的鼻子,狐獴的眼睛周围都有著黑色块,这些构造的作用跟太阳眼镜相同,让它们在艳阳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视物,甚至是直视太阳,这对狐獴帮助很大,因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阳之前飞行以避免被察觉。狐獴有著小、黑、新月型的耳朵,有著在挖洞时能闭起来以避免砂进入耳内的功能。

狐獴有著有力、2公分长、弯曲的爪子,可用来挖洞猎食和调整它们的地底洞穴,它们在每只脚上有四根脚趾和长细的肢体。毛皮的颜色通常是浅黄棕色参杂著灰、古铜或微带银的棕色,它们有著短平行的条纹横过它们的背,这些条纹从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且每只皆不同。狐獴的身体下部没有花样,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体的毛,并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肤,当它们用後脚站立时,狐獴利用腹部这块黑色区域吸收太阳的热,这通常是它们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後晨间做的第一件事以弄暖身体。

狐獴的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它们也会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动物。就如其他獴一样,狐獴发展出对许多的毒免疫,这使它们可以吃蝎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於导致不适、中毒或死亡。它们体内没有储存脂肪,所以如果它们没有每天觅食就会饿死。

繁殖[编辑]

狐獴在大约一年达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三只,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三胎。狐獴是反覆生殖的动物,一年到头随时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较暖的时候生产。报告指出[来源请求]它们没有求偶行为,只有能打得过雌獴的公獴才有机会交配。怀孕期持续约11周幼兽浑身无毛的诞生在地洞里,幼兽的耳朵在十天左右打开,眼睛在十到十四天,它们在四十九到六十三天之间断奶,它们在三周大以前不会上到地上,之後跟保姆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约一周左右直到它们加入成兽的觅食团。

通常领导族群的最高阶级配偶才有权繁殖,并会在正常情况下杀光所有非它们所生的幼兽以确保它们的後代有最好的生存机会。它们也会放逐或杀掉生下有冒犯它们幼兽的母兽。

行为[编辑]

狐獴是会挖洞的动物,住在大型的地底有著数个入口的网状洞穴,只有在白天才离开。它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住在可达到四十只的群落里,在同一团体中的个体会经常彼此理毛来强化社交的系绊。

领导的配偶会经常的会在团体里的下属身上留下嗅迹记号以表达它们的权威,诸如这类的举动通常伴随著下属舔和梳理领导配偶,这些举动也通常发生在团体成员离开一阵子後的重聚,大多数的狐獴在同一团体的全是领导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在它们的群落中表现出利他行为,一或多只狐獴在其他狐獴觅食或嬉戏时,会站哨以警告它们靠近的危险。

当发现到掠食者狐獴哨兵会叫出警示其馀成员就赶紧逃或躲进散布在它们地盤里的洞内,哨兵会是第一个从洞口出现来探掠食者动静持续叫著使其他成员保持在洞内,若是没有威胁了哨兵停止警告的叫声,其他的成员就安全地现身。

狐獴也会看护团体里所有的幼兽,未繁殖过的雌兽在领导的雌兽不在时会为幼兽哺乳。它们也会保护幼兽免於任何威胁,经常是连会威胁它们的性命也如此。在警告危险的警告发出,这些保母会带幼兽到地下避难,并准备守护它们如果危险能尾随而至的话(如会钻洞的掠食者)。若是无法躲到地下保母会聚拢幼兽,并用自己的身躯挡在他们上面。

目前已知狐獴会从事独特的社会活动,包括了那些看起来像摔角或赛跑的活动。
由国家地理频道与探索频道的节目可知,野生狐獴不怕人也不怕镜头,对人不会有攻击行为,亦不会逃跑躲藏,显然不把人类当掠食者。

发声[编辑]

喀拉哈里沙漠中的一只狐獴

狐獴的叫声近年来被注意到带有意义,对於不同的掠食者会有其特别的叫声。

这些叫声是如何演化出来的目前不明,它们是明显的例子意义并不仅只存在人类的语言,虽然没人[来源请求]会声称狐獴的叫声组成一种语言。

不只一组的野地研究者曾报告目击狐獴用真假嗓音变化地唱进行某种的歌唱仪式。

媒体上的狐獴[编辑]

    Meerkat Manor《狐獴大宅门(中译)》是以肥皂剧型态演出的Animal Planet纪录影片,关於剑桥大学对一群狐獴十年的研究的部分片段。[1]

    狐獴在David Attenborough描写狐獴生活的一部受欢迎BBC纪录片《狐獴国度》(Meerkats United)发表後,於一般大众中得到了一些名声。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里的角色丁满是一只狐獴。

    狐獴在Yann Martel的Life of Pi中也被提及。

    在英国大受欢迎的comparethemeerkat.com广告中的Aleksandr Orlov。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使用3D技术制作了大量的狐獴。

    作者:温芳玲 著有:遇见狐獴学会爱:Lisa温芳玲的生命故事,天下文化出版(2014/2)

    ミーアキャットおじさん「狐獴大叔」,使用狐獴当作男主角。

第3个回答  2019-03-09
鼩鼱(qú jīng)(学名:Sorex araneus Linnaeus),属于食虫目鼩鼱科,靠吃蚯蚓、昆虫等为生,虽然长得极像老鼠,但其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它是最早的有胎盘类动物,产生于中生代白垩纪,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长仅4~6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5克[对于不同种类鼩鼱而言,体重差异比较大,因此这里指的主要是小鼩鼱与细鼩鼱])。眼细小,视觉差,听觉、嗅觉发达,外耳壳不明显。适于食虫,是一种小巧可爱的有益动物。鼩鼱的脚有五只有爪的脚趾,吻部尖长,眼小、耳短、四肢细、足爪细小,尾长大于体长的一半。
鼩鼱约20属200余种,除极地 、大洋洲和一些大洋岛屿外,各大陆均有分布,但南美洲只见于北部。中国境内有10属24种。绝大部分栖于湿润地带。
第4个回答  2017-08-11
这是----------笠头螈模型笠头螈(Diplocaulus)是生活在二叠纪中一种形状古怪的两栖动物。它的身体细扁,长约60厘米。头部象三角箭头向左右枝出,比身体还要宽,因此形状十分奇怪。它双眼在身体上侧,口在下面。它有长尾便于游水。笠头螈比引螈或者双椎螈更善于游泳。它四肢软弱,各有五趾,经常在泥岸上瞌睡。亚纲壳椎亚纲拉丁学名Diplocaulus中文学名笠头螈纲两栖纲界动物界这是日本模型师古田悟郎做的笠头螈模型,笠头螈是早已灭绝的二叠纪生物。你发的这张照片是古田悟郎把模型放水里摆拍的,用来为2014年2月的个人作品展做宣传。下面还有一张也是笠头螈模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