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语文课文至今让你记忆尤深?

我记忆中最深的是《木兰诗》,那句“唧唧复唧唧”在朗读的适合很容易制造笑点,而且《木兰诗》的故事也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想知道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篇呢?

语文这门课真好,可以欣赏美文,可以学习文字技巧,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作家要表达的东西。不需要你去解繁琐的方程式,不需要你去记背不完的单词。这门课一直是我钟爱的课程,它在我心里永远都有无法取代的位置。因为热爱,所以我对那些课文如视珍宝,反复阅读,以至于现在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取材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老班长为了让战士们有体力继续前进,用缝衣针做了一个鱼钩,在小河里钓鱼给他们吃。所有人都吃到了鱼肉喝到了汤。唯独老班长的碗里是鱼骨,他假装着自己也吃过,却被作者发觉他没吃。当时我特别心疼老班长,加上老师对革命年代的介绍,更让我心生感动。所以一直记得这篇课文,对红军心有敬佩。 

二,《凡卡》。“亲爱的爷爷康斯坦丁·玛卡里奇,我在给您写信,祝您有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当时的语文课文里面,这篇也给我极深的印象。是俄国作家契珂夫的小说节选,可怜的凡卡没有饭吃,睡不好觉,还要被老板娘打骂。我的心里难受极了,一直想知道凡卡为什么不和爷爷住在乡下,而要去城里受苦。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这是小说,并不是真实的故事,是作家揭露时代黑暗的缩影。 

三,《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这是课本后面明确要求背诵的朱自清散文。当时吸引我的是,父亲送作者去火车站的时候,给他买了甜滋滋的橘子。那会儿自己上火了,家里一直不让吃橘子。我只能眼馋,看见这篇文章里面有描写,二话不说就背下来给爸妈听,特意强调橘子两个字。只是他们没明白我的意思,还是不给我吃橘子,我只能心里郁闷。直到懂事一点后,我又在杂志上看见这篇文,我才明白了作者的真正含义。他是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浓厚的爱意。 

这三篇是我记忆最深的课文啦!它们让我思考人生,让我对文章有了最初的欣赏和认知 。语文课文让我懂得分辨善恶,懂得做人的道理,它带给我的东西远远超过别的科目。鲁迅的文章,永远都会考,里面的象征意义,难以理解却让人硬着头皮去接受。老舍的散文优美,《趵突泉》,《济南的冬天》,《猫》,也是有很多精彩的段落需要背诵。《小英雄雨来》,《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少年闰土》,《荷塘月色》,《海上日出》,《五彩池》,《雷雨》……很多有意思的课文,都带我领略了不一样的风景。这大概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5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到二十二岁了。回想起自己刚上小学的时候,还是那么懵懂无知,现在却已经慢慢地踏上社会了。记得小学时无忧无虑,满满的都是一些快乐的记忆。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总之是无忧无虑。可以说童年小学时的许多事情到现在都是有着深刻地印象。这其中就包括小学时上过的一些语文课文,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来说说。


一,记得第一篇印象深刻的是小猫钓鱼。说的是一只小猫看见农民把东西种在地里会长出许多新的东西,所以它就把鱼埋在土里想长出更多的鱼,当时学的时候就觉得很有趣。因此印象深刻。另外,记得课本上的插图好像我们家的地,所以就印象格外深刻,至今还记得。



二,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说的是下雪了,然后各种动物在雪地里行走,脚印就会形成各种图案。记得当时正好是冬天,天上在下雪我就坐在屋里看书,正好看到这一课,而书上也有雪花的图案,因此,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还有就是三年级学的猪八戒吃西瓜。记得当时是三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说的是取经路上猪八戒拿到一个西瓜,本想分给师傅吃,但是忍不住都给吃了。结果在回去的路上,被孙悟空察觉,小小的惩罚了猪八戒。当时觉得这一篇课文所写的和西游记不一样,因此就很感兴趣,读了好几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还有就是一则寓言,揠苗助长。记得当时也是三年级学的。说的是一个人看到自家的禾苗不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禾苗拔起来。结果最后禾苗全死了。当时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记得我就骂过那个人傻,还被老师夸赞了。因此记忆很深刻。


以上就是一些现在想来觉得记忆尤深的语文课文。其实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语文课文,现在想来仍旧是回忆满满,因为那是我们快乐的童年记忆。这种记忆一定会在我的脑海中存留一生的。
第2个回答  2017-06-05

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反应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语文是一门我从小学到大的科目。在我记忆中,好像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学到了高三。语文的学习也是由浅及深,从一开始主要学习汉字,到后来的了解汉字博大精深的意思,到最后的理解文章或者文言文古诗的意思,虽然越来越难,但是感受到的也越来越深刻。
其实,我记得朱自清的《背影》是有原因的,其实一开始我根本就不能理解这篇课文为什么被语文老师大加夸赞,在我的感觉里,我觉得这篇课文不过就是朱自清写的有关父爱的文章,不论从文笔还是思想,我都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相比较于其它课文来说,这一篇课文显得比较苦涩难读。后来,当我真正地了解蕴藏在这篇课文中的意思以及了解到那个时代背景和朱自清这个人的时候,我才觉得这篇课文真的是一篇好文章。从此,这篇课文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除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外,还有一篇课文对我来说,就像我中了魔怔一样,想忘都忘不掉。

那就是《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现在都能够倒背如流。我记得当时学到这首诗的时候,有种中邪的感觉。因为我很喜欢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但是这首诗真的太长,而且还要求背诵,所以那会儿我近乎魔怔地拼命背诵这首诗,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我还是背下来了。背下来之后,因为唧唧复唧唧太有趣了,所以经常不自觉的就在那边说,渐渐地就成了魔音绕耳,所以这首诗我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这两篇课文都是第一反应出来的,如果还要想想,当然也能记得很多。

第3个回答  2017-06-05
课文学过不少,记住的却没几篇呀!那就从小学开始回忆起,让我记忆犹新的一片课文叫《孔繁森》,为什么对这篇课文记忆特别深呢?那是因为那时候我刚刚转学到一个新学校,第一天在班上上语文朗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位置上读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孩子都转过身来,盯着我看,我先是假装没看见,后来我停了,有一个女孩子冲着我笑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后来我们都成了好朋友,很戏剧的一幕吧!所以我就一直记得我们相遇的第一天的场景,也永远记得三个字“孔繁森”
初中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就是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歌写得不错,第二也是因为有个小故事:第一天去上学很兴奋,当然也感谢从前养成的好习惯,我前一天把课文都预习了,刚好第二天老师安排我坐在第一排,当他开始上课的时候,看到我的书全部预习了,然后超级感动,拿着我的书就给同学们表扬我,后来虽然我转学了,但那个老师还经常问我妈我的学习情况,搞得我还挺感动的!
高中记忆最深的就是《离骚》啦,被铭记是因为真的太难背了,记得高二的时候老师说不用背,到了高三突然变卦,然后同学们就开始天天背诵、默写“离骚”还有翻译,简直一个头两个大,所以学弟学妹们,赶紧好好把《离骚》熟悉一下,毕竟马上高考啦!
第4个回答  2017-06-05

首先想到的是朱自清的《匆匆》。

这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记得小学的时候提前发新书,老师要求暑假开学之前把那篇课文背会。我是在开学前一天开始背的。这篇文读来还是挺朗朗上口的。当时小小的我还是一名三好少年,感觉到这篇文里淡淡的的惋惜和彷徨,是啊,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为一个吃货,以下文章怎么能忘记呢


(1)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原文里是这么描写的: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当我读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顿时觉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葡萄沟》

作为一个资深葡萄爱好者,怎么能忘记这篇文呢。虽然还是小学二年级的事。那时见的世面少,只认得紫色的普通葡萄,没见过“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当时的想法是长大了一定要去新疆,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3)《万年牢》

从小牙齿不好,因此也不爱吃冰糖葫芦,尤其是山楂的。但是《万年牢》颠覆了我的想法啊。正宗的糖葫芦糖是薄薄的一层,读了这篇文感觉之前吃过的冰糖葫芦都是假的,

(4)《我的叔叔于勒》

初三的文章,觉得里面的牡蛎很好吃。当时形容吃牡蛎的动词有撬,嘬,文章内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吃牡蛎的场景一直忘不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