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变更和执业科目变更的区别

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变更和执业科目变更的区别

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变更:
为进一步做好医师执业注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特对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规定如下:
一、医师执业范围。
(一)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内科专业;
2、外科专业;
3、妇产科专业;
4、儿科专业;
5、眼耳鼻咽喉科专业;
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7、精神卫生专业;
8、职业病专业;
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
11、全科医学专业;
12、急救医学专业;
13、康复医学专业;
14、预防保健专业;
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
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
1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二)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
1、口腔专业;
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三)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
1、公共卫生类别专业;
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四)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
1、中医专业;
2、中西医结合专业;
3、蒙医专业;
4、藏医专业;
5、维医专业;
6、傣医专业;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二、医师进行执业注册的类别必须以取得医师资格的类别为依据。医师依法取得两个或两个类别以上医师资格的,除以下两款情况之外,只能选择一个类别及其中一个相应的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从事执业活动。医师不得从事执业注册范围以外其他专业的执业活动。
在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临床医师,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报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临床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公共卫生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的公共卫生医师因工作需要,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
三、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临床医师,其执业范围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临床医师以妇产科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的,其范围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
执业科目变更:执业科目变更,你需要重新考一个对应的执业医师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范围好变更   先变更注册地。然后半个月左右就能把执业范围变更好  把证书邮寄回来

第2个回答  2018-02-25
一、变更执业地点
变更表2份(原单位现单位盖章)
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复印件
资格证原件复印件
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医疗机构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看原单位和现单位是一个卫生局批的还是不同卫生局批的。同一个局批的就带上这些东西直接办。不同局批的就先办迁出,再办迁入。
二、变更执业范围
研究生以上急救医学专业学历或者2年以上培训或进修或培训加进修(需现单位上级卫生局指定)经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8
你说的执业科目是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吧?
执业范围可参考其他回答。
执业范围与诊疗科目要对照,不然会超范围执业了。
另外,变更执业范围,加注。可私信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