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初中足否有指标到校

如题所述

初中的指标到校政策解读指标到校政策,只限于报考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的考生,对无望考重点的学生没有作用。一般高中报考不受指标到校政策的限制。学习一般的孩子,家长不必为这个政策烦恼。

而地理、生物、历史会在七年级开设,物理会在八年级开设,化学会在九年级开设。之所以初中课程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仍然受到小学学习思想与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初一并不适合开设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并且需要初中数学知识作为铺垫。

学习任务

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会接触到一批新的学习科目,初中新设的课程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每个年级会变更一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将贯穿初中三年。

小学阶段每天有六节课,而六节课中需要学生大量动脑的时间并不多,而进入初中,一天的课程会增加到七节,而学生会在初中接触到比小学复杂许多的知识,例如语文的文言文,数学的代数与几何,英语的系统语言学习等等。

这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思考,不能像小学边听听边玩玩。在初中,一些知识老师只会讲解一遍,不会像小学一样重复好几遍。考试之前不会逐一复习。因此初中的学习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小学比起来有一个质的飞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8
1
初中的指标到校政策解读

第一点:指标到校政策只限于报考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的考生,对
无望考重点的学生没有作用。一般高中报考不受指标到校政策的限制。学
习一般的孩子,家长不必为这个政策烦恼。

第二点:借读生可以报重点高中的公费统招(必须借读一年以上)和
择校。

第三点:择校生只能报考重点高中的公费统招和择校。学区内就读的
学生享有指标生待遇,可以报考重点高中的公费统招,指标和择校。

补充:目前市内共
12
所重点高中:
1
中,
8
中,
11
中,
12
中,红旗高
中,
20
中,
23
中,
24
中,
48
中,辽师附中,育明高中,理工附中,
36
中。
以后还会增加。
基本上,
每所学校平均招生平均在
500
人,
(只有个别重高
招生少)
12
所学校能招
6000
人左右。基本占了市内考生的三分之一。





2011











70%.(






49%,1*70%*70%=49%),
今后的趋势是进一步提高。

第五点:重点高中招生时,分为两种学生。一种是公费生,一种是择
校生(一般叫自费生)
。公费生学费一般是一年
1500
元。自费生为一年
1
万元。普高自费为一年
6000
元。以
2011
年中考为例,在重点高中的招生
中,公费生占招生数的
70%

500
人的
70%

350
人。自费生为
30%,

150
人。其中,公费生中又分两种:统招生和指标生。比例为
3:7.
即统招生为
350*30%=105.
指标生为
350*70%=245
人(也就是
500
人的
49%



第六点:
2012
年,政策变化,择校生由
30%
降为
16.67%

500
人中由
原来的
150
人减少到
93
人。统招生由公费中的
30%
降为
25%
,由
105
人降

104
人。指标生有公费生中的
70%
提高到
75%
,即
500*83.33%*75%=313
人。由
245
人增加到
313
人。今后还会进一步提高。

这样来看,
重点高中的招生数一目了然,以
2012
年中考为例,
所招的
500
百名学生中,有
104
个统招生,有
313
个指标生,有
93
个自费生。

先说这
104
个统招生,这是高中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换句话说,他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
们是所有报考这所学校考生中的前
104
名。这些考生中即有在本学区上学
的的指标生,
也有择校的学生,
还有外地借读的借读生。
谁的分数考得高,
谁就上。很公平!

接下来就要录取
313
个指标生了。大连实行指标到校政策,就是指这
一档的学生。按照所有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的总人数(大约是
313*12=3756
人)与全市在本学区就读学生相除得到一个数值。再与各校本学区就读学
生的比例相乘得出各校的指标到校人数。打个比方,如果一所每个年级有
200
名学区生(择校和借读的学生要刨除)的学校,基本就能分到
60
个指
标。
比如一所中学恰好分到
60
个指标的话,
那么这所学校的指标情况基本
就是每所重高都是
5
各指标(在重点高中招生数一样的情况下适用,个别
重点高中招生少,比如招
300
人,那他分到各校的指标就少)

12*5=60.

24

5
个,
8

5
个,育明
5
个等等。要是
59
各指标,其中会有一所
重点高中的指标就可能是
4
个,其他的重高的指标都是
5
个。很平均。

这一档的录取,择校的学生就吃亏在此!



比如,你的孩子是个择校生。在考一所高中时(假定
24
中)排在报考

24
中的考生中排在
105
名。
(成绩很高)但是遗憾的是,您的孩子暂时不
能录取!因为从
105
名开始,往后的
313
个名额全是给指标生的。那您的
孩子只能等这
313
个成绩低于他的孩子们公费录取完,才能作为自费生中
成绩最高的学生被录取,
此时,
择校生才能与学区生、
借读生参与这
93

择校名额的竞争,而且还要花
3
万元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之前录取的公费学生里一定有比他成绩低许多的
学生被录取。
最低的有可能要比您的孩子低
35
——
40
分。
即您孩子如果是
603
分的话,那指标生中就可能有
568
分左右的学生被公费录取!

指标政策规定:享受指标到校的学生,在报考重高时,最大限度允许
降低
30
分录取。
(这究竟是啥意思呢?)

假设一所初中有
60
个指标。那么只要在本学期上学的学生都是指标
生。
200
多个学生,到底谁能享受到指标生的待遇呢?

3

应该是考试成绩能达到重点高中水平的学生。
(能不能达到可参考往年
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刚才说了,假定所在初中有
60
各指标,
12
所重点
高中各给分了
5
个。
24

5
个,育明
5
个。



。那么,在报考时就看自己
孩子在本校想考某所重点高中的学生里的排名。比如孩子在学校所有报考
24
中的孩子里排名第五。
(按平时成绩估算的排名)那这个孩子能不能享
受指标呢?答案是不一定!您孩子考第五,而考第一第二的孩子自己考上
了统招
(进入前
105
名)
不占指标。
那您孩子在去
24
中的
5
个指标中就排
在了第三名!
(更有把握了!

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考上。
假定
24
中统招线为
613
分(第
103
名的成绩)
。而你孩子学校考
24
中的前几名学生的成绩为:
614,

613,601,591,581,575,568.
您孩子排在第
5
名,
581
分。应该说,前
两个自己考进统招,不占指标,你孩子在
5
个指标中,排第
3
名。一定能
考上吗?答案是可能没考上,因为政策规定:指标到校的分数线,各个初
中学校各不相同,
按照规定
(
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学校的指标生最
低分数差控制在
35
分以内)
,也就是最低(差)学校的指标分数线,和最
高(好)学校的指标分数线就应当可以差
35
分。指标到校,最大可以降低
35
分录取。假定那所最好的学校有
2
个名额
.
(比如有些热点校本学区人
数少,学区尖子有多,那么这两个占指标的学生就从
613
分开始录。他两
都是
612.5
(假定)
.
这所好学校就被确定为最高学校的指标分数线。即
612.5
就成为其他学校参照录取的标准。降
35
分的标准线就确定为
612.5

35=577.5
分。
(假定,也可能最好学校的标准线会更低一些,但绝不会
低太多,就在一两分之间)你家孩子低于这个成绩,所以未被录取。这所
初中公费考上
24
中的只有
603,611,601,591
四名同学。指标用了
2


601,591

。其他三个指标被收回了!指标到校生录完后,没招够
245

指标生呀?因为有许多学校因学生分数不够
,
被收回了。假定
24
中招收的
指标到校生中只录取了
250
名。
还剩了
63
个学生名额咋办呢?择校的学生
也甭想占这样的便宜!又出来一个新名词——指标统调。指标生(
313
名)
包含两部分:指标到校和指标统调。刚才说到还剩
63
个名额收回了咋办,

4
进行二次分配即指标统调。举例,学校不同,学生分数也有差异。你孩子
在学校到
24
中指标中排第三名,
581
分,未被录取。但另一所学校的一个
学生也是指标生,
考了
595
分,
但他在本校到
24
中指标中排第十名
(假定
该校也只有
5
个指标)

未享受本校指标,
但他分高,
在统调中就可能被录
取!
换句话说,

63
人怎样录取呢?就是在所有未被指标录取的学区就读
的学生中,重新排序,由高分到低分一起录取
63
个学生(不分学校,不再
指标到校了,而是指标到市了)


现在
24
中录完了两部分考生。统招生(
104
名)
,指标生
313
名(指
标到校生
185
名,指标统调生或叫做指标到市生
63
名)下面就是
93
名择
校生了。
这里面有三部分人,
学区生和择校生和借读生竞争。
(和统招一样)
这里有一部分高手,比如那个
105
名的择校的学生。他们因为择校丧失了
指标到校的机会,只能在自费里被录取。剩下的就是正常排在
300
——
500
之间的孩子了。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
自费的分数线普遍比指标到校和指标统调要高,
主要原因是这部分里择校的学生多,竞争激烈。而且越是好的重点高中,
这种现象越明显。

2012
年小升初的家长,提醒你们一下:

这届学生,三年之后考上重点高中的比率要发生变化(报纸已报道,

教育局也已确认)
,自费生由今年的
16.67%
压缩为
0
!公费将由
83.33%
上升为
100%
。其中指标到校比率目前已由去年的
70%
上升为
75%
。最大
降分由去年的
30
分调整到达到
35
分!三年后会进一步提高(最高可能
达到
90%
,省里要求每年增加
5%

。假使不提高,仍然是
75%
,那么指标
生将占重点高中招生数的
75%
。这就意味着有大批的小升初择校的学生
将来都可能失去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另外,借读的学生有可能也享受指
标,
有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享受保送生政策。
(这两项政策正在研究中)

总之教育均衡化趋势不可逆转,请家长们谨慎择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