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间和组内怎么判断?

组间和组内怎么判断? 老是弄混哦 希望各位给予指导 谢谢 []

判断方法:

组间:一般属于被试特征变量的为组间,比如,性别若做自变量,只可能是组间,不可能让一个人既是男人又是女人,还有要考察智力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这里智力作为自变量,如果要分弱智、中等、天才三组,不可能让一个人又是弱智又是天才,所以只能组间。

组内:指一个人能够同时具有的,比如:一个人能同时识别大字体和效字体。而组间就是这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有的,比如:你不可能同时是男人或女人,或者说,你不可能既是老人又是小孩。所以大字体小字体是当作组内,而男人女人和老人小孩是组间。

扩展资料:

组间实验的应用:

以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举例,如自变量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四个水平。两个因素共有2×4=8种处理水平的结合,即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将被试随机分为八组,每组被试接受一个自变量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由于实验处理前,被试是随机分配给各实验处理组的,因而保证了各组被试实验之前无差异。实验处理后测量到的差异可能来自A因素、B因素,或来自A因素与B因素的交互作用

组内实验的应用:

以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举例,如自变量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四个水平。两个因素共有2×4=8种处理水平的结合,即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参加实验的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由于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试验处理水平的结合,因而实验处理后测量到的差异应当来自A因素、B因素,或来自A因素与B因素的交互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变量实验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般属于被试特征变量的是组间 比如 性别如果做自变量的话 只可能是组间 你不可能让一个人既是男人又是女人 还有比如要考察 智力 对什么什么的影响 这里的智力作为自变量 如果你要分 弱智 中等 天才 三组的话 你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又是弱智 又是天才 所以他们只能组间一般其它变量随你便比如 去年真题最后一题,教学方法。如果排开其他因素不考虑的话,教学方法可以设计成组间(接受A方法教学的就不再接受B方法教学了) 你也可以设计成组内(接受A教学的学生再去接受B教学)。 但是如果设计成组内就会有累加效应………………………………(可以看真题) 所以非被试特征变量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白话文,楼主最好结合定义理解,整规范点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6
咱说得通俗点:组内就是一个人能够同时具有的,比如:你能同时识别大字体和效字体。而组间就是你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有的,比如:你不可能同时是男人或女人,或者说,你不可能既是老人又是小孩。所以大字体小字体是当作组内,而男人女人和老人小孩是组间。。。。。
第3个回答  2013-12-06
组间,就是组与组之间;组内就是小组内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