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帮忙~~!举例说明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力?

请各位高手帮帮忙啦~~!

  一、生物的生态适应
  生物在与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些具有生存意义的特征。依靠这些特征,生物能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和伤害,同时还能有效地从其生境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以确保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自然界的这种现象称为"生态适应"。生态适应是生物界中极为普遍的现象,一般区分为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两类。

  1.趋同适应(生活型)
  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蝙蝠与鸟类,鲸与鱼类等是动物趋同适应的典型例子。蝙蝠和鲸同属哺乳动物,但是蝙蝠的前肢不同与一般的兽类,而形同于鸟类的翅膀,适应于飞行活动;鲸由于长期生活在水环境中,体形呈纺锤形,它们的前肢也发育成类似鱼类的胸鳍。
  植物中的趋同现象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科植物、大戟科的霸王鞭以及菊科的仙人笔等,分属不同类群的植物,但都以肉质化来适应干旱生境。按趋同作用的结果,可把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生活型。不论植物在分类系统上的地位如何,只要它们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相同,都属同一生活型。生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等。
  2.趋异适应(生态型)
  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植物生态型是与生活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同种生物内适应于不同生态条件或区域的不同类群,它们的差异是源于基因的差别,是可遗传的。根据引起生态型分化的主导因素,可把生态型划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生物生态型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由于环境的复杂多变,生物似乎总是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只能被动地去适应、逃避。事实上,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生命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能够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还能主动地影响环境,改造环境,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关于生物对环境的主动作用,英国科学家J. Loveloc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Gaia假说,即大地女神假说。该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主动调节的。地球大气的成分、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等受天文的、生物的或其他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产生偏离,生物通过改变其生长和代谢,如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以及排泄废物、分解等,对偏离作出反应,缓和地球表面的这些变化。
  Gaia假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生态学意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类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各种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效应、酸雨、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有"地球的肺"之美誉,对于调节气候、维持空气O2和CO2的平衡、保持水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的减少,意味着调节能力的减弱。目前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一方面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有关,另一方面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影响人

  人的情绪就像一张白纸,环境因素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效应。

  气候——气象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升高,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增加;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使犯罪率降低;云量递增,盗窃与攻击行为也随之增加;气压降低,常使人焦躁不安,自杀事件增多等等。由于气候可影响人的情绪,因而又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有利的气象条件(气温、湿度、气流、光照等)可使人的情绪高涨,干劲充足,工作效率倍增;反之就会使人情绪低落,效率下降。

  光线——光线暗淡容易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正如古诗所说的那样“天昏昏兮人郁郁。”所以在法国,每当阴雨连绵的季节,一些工厂就用灯光把车间打扮成旭日东升、曙光万道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则华灯齐射,呈现出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的气氛;快下班了,车间里又是一番“太阳”西沉、霞光四射的景色。据说,这样的人造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色彩——色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可刺激人们的联想,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看到红色,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整个人感到暖洋洋,很兴奋,见到蓝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洋、蓝天,因而感到清凉、宁馨;见到橙色,会使人联想到柑桔,因而感到甜美,引发食欲;见到黑色或深蓝色,则会感到抑郁、恐惧、紧张。所以,要消除烦躁和愤怒,应避免红色。要化解沮丧,应避免接近黑色和深蓝色等令人情绪低落的颜色,而应选用能使人心情愉快的色调。要减轻焦虑与紧张,应选择一些具有缓和及镇静作用的清淡颜色,例如医院就常采用浅蓝色来安定病人的情绪。

  嗓声——人们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中,倍觉紧张烦恼,焦虑不安。人们耐受噪声的程度是有限度的,当受到他人刺激或挑衅时,有的人往往会丧失对自己的控制,甚至会引发暴力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兰斯·凯恩认为,噪声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刺激,并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程度。

  音乐——孕妇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使胎儿发育良好;产妇听音乐可以镇静,减少疼痛,促进胎儿顺利娩出,并可以使乳汁分泌增多。情绪忧郁的患者,可选听欢乐、兴奋、旋律流畅的乐曲;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的患者,可以选听情调优美、风格典雅的古曲。高血压病人不宜听节奏快的兴奋性音乐;忧郁悲伤的人不宜听低沉伤感的音乐。

  此外,在拥挤的环境中,由于相互干扰、接触、碰撞,人们很容易精神疲劳,从而引起急躁、紧张、烦恼、不安。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26
人与环境

一人一日吃饱了撑着没事做,突发奇想,便问:世界上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这是一个让许多人争论不休都没有答案而又看似弱智的话题。同理,现在如果有人问:人与环境是先有人还是先有环境呢?显然是先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才会有今天的人类。正因如此,所以人只能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人。
人在环境中生活就形成了人文环境,这是简单的概括,概念抽象得如人的灵魂。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河水养淡水鱼,海水养乌贼之类。就是说什么样的水养出什么样的鱼,当水质因某种原因遭到破坏,生活在其中的鱼要么会死,不死则病,不病则变异,变异就是走样,与原来面目大相径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不像”。“四不像”看来新鲜,逗得傻子百思不得其解哈哈大笑。在聪明人看来实则是尴尬痛苦悲哀的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穷人窝里出天才,富人堆里出“傻子”。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何其大也。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如四脚朝天的乌龟翻了身依然还是乌龟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还是那么的善良,而有的人却变得凶神恶煞、浑浑噩噩呢?这就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在起作用。不管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还是一个道德败坏、劣迹斑斑的人,当然与狗改不了吃屎是不同的,并非都一生不变。
人只吃荤不吃素或者只吃素不吃荤便会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养出来的人要么像牙签要么像油桶。写文章尽讲些道理不说实例,会导致整篇文章内容空洞、单薄、匮乏。下面就讲两个例子吧!
据说有一个勤劳能干生活在赌博环境中的男人,有一妻两儿,日子虽清贫,但过得幸福。一日,男人看到邻居家挤满了人,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民族劣根性使然,于是凑过去看热闹。不看则已,一看则上瘾。人做正事一上瘾叫刻苦,叫废寝忘食;人做“坏”事(姑且叫坏事吧)一上瘾叫堕落,叫无法无天。时间一长,这男人便蠢蠢欲试,最后想试的欲望还是冲破了毅力的防线,一日一试,手气其好无比,屡战屡胜,连赢数盘,如此好景几天不减,钱赚了个盆满钵满,于是他想,与其我辛苦地干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赌他几把,好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滋润些。不赌则已,一赌则赌得不分日夜、昏天暗地,从此便嗜赌如命,生活毫无规律。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两个儿子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在父亲恶习的“熏陶”下,早早辍学,步入社会,踏入赌门,玩弄赌博,各显神通。后来,这男人手气变脚气,其臭无比,接二连三输钱就跟泼水似的。不幸的是祸不单行,其子也节节败退,并不富裕的一个家,被三个赌徒的恶习搞得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如今,邻居用辛勤的汗水盖起了楼房、别墅。而他家仍是土为墙,茅草为顶,无奈屋已寿高,墙基经不起岁月的腐蚀,一到电闪雷鸣、刮风下雨之夜,睡在里面就像睡在未盖土的棺材里一样胆战心惊、寝不能寐、夜不能安。要是这个男人生活在另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也许悲剧可以避免;其子要是生活在一个严于律已的父亲所创造的家庭环境中,也许前途不会这么灰暗。由此可见,不健康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好比一粒老鼠屎对一锅汤的影响。
接下来说另一男人,家庭成员、家庭情况同上。结局却截然相反。他两个儿子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进入清华。那男人平时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辛勤来操持家业,任劳任怨,其子耳濡目染,身受教益,铭记在心,学习刻苦无比,成绩出类拔萃,传为佳话。这其中离不开那男人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离不开他苦心经营的家庭环境。
爱护环境靠大家。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公民,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这个环境。人不能改变环境,但能创造环境。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做父母的就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想社会安定祥和,每个公民就得严格要求自己,以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多一些体谅,多一些文明,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奉献意识,这个社会环境就会日益完美,也就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和减少成批的人渣。
阴暗潮湿的环境还能指望它长出参天大树来么?顶多偶尔长出几个蘑菇,长出的蘑菇未必能食,还得小心食物中毒。

人与环境
——如何重新解读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

一、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问题的提出

重新解读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基本理论背景,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这场革命的逻辑演进和最后结局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

从总体上看,这种被誉为西方当代社会道德革命的环境伦理思潮的基本特征可以这样概括:它是用非人类中心主义取代近代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伦理理论和实践的运动。所以,其基本理论过程主要表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间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内部的争论的不断深入。

这一革命的基本逻辑演进过程和结局到底如何?为什么它最后会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为厘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从何谓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开始。

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传统。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与奠基于笛卡儿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和世界观态度密切相连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态度”的核心在于把世界分成主体(主观)和客体(客观)两部分,或者从主体出发建构世界图景(如唯理论)或者从客体出发建构世界图景(如经验论)。而它落实在伦理观上,就表现为把人(主体)与环境(客体)分割开来,并以主体为标准去判断和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性,即认为只有人(理性存在者)才是目的,而其他一切事物如岩石、草地、山川和动植物等都只是手段,或者说,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而人之外的其他一切非理性存在物都只有工具价值,即道德的主体只限于人、人只对人负有道德义务。所以,这种近代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主客二分,即把人和物或人与环境割裂开,并对立起来;第二、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即孤立地看待事物之间的伦理关系,认为价值、权利、义务等的基本载体最终只能是个体;第三、人类中心,即以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去区分人和物——人是目的,物是手段(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除人之外的物只具有工具价值)。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在于:主客二分是最根本的态度,个体主义和人类中心都是前者的逻辑延伸。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环境道德地位的漠视以及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因而,人类要想真正地从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中解放出来,必须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革命,即把内在价值赋予人之外的其他事物,使人类不但负有对人自身的道德责任,而且还要负起对自然界其他事物的道德责任。这就是所谓西方社会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革命的基本精神。

总观西方社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革命,我们(至少在逻辑上)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环节或形态:作为个体主义的动物中心主义和生命中心主义,作为整体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和罗尔斯顿的“综合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革命的第一种形态是作为个体主义的动物中心主义和生命中心主义。

所谓动物中心主义,就是试图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动物身上,赋予动物以内在价值的一种伦理观点。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辛格(Peter Singer)。

辛格试图借功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动物身上。在功利主义者看来,能给人带来快乐(或幸福)的行为就是善的,具有价值;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为就不是善的,不具有价值;只能给人带来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具有负价值。所以,“对苦乐的感受性”其实就是他们所认为的人具有内在价值的根据。辛格认为,假如功利主义是成立的,那么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和道德权利,也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因为动物也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

然而,把“对苦乐的感受性”作为事物具有内在价值的根据必然陷于能力主义,所以,辛格在扩张人类道德关怀范围、把权利赋予动物的过程中,却同时也降低了胎儿、婴儿、残疾人、植物人的道德地位,甚至否定了智障婴儿的生存权。[1]

为了克服辛格理论的自相矛盾,新型动物中心主义者雷根(T. Regan)提出了旨在绝对平等的“动物权利”理论。

雷根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把动物和人(个体)作类比:人之所以具有权利,是因为人拥有固有价值,而人之所以拥有固有价值,则是因为人是生命的主体;动物也是生命的主体,所以动物也应当具有固有价值,具有受到道德关怀的权利。

泰勒(Paul W. Taylor)也反对把扩张道德关怀对象的根据建立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之上。他是利用“生命的目的性”来论证并确定道德关怀的对象的。泰勒认为,包括植物在内的所有生命个体都拥有自身生命的目的性。这种自身生命的目的就是它们“自身的善”,即它固有的内在价值。因此道德关怀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有感觉的高等动物,还应该扩展到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命个体。这样,泰勒在批判辛格的道德理论时,提出了一种生命中心主义的道德观。

虽然雷根和泰勒抛开了辛格的感觉能力主义,从另外的角度论证了人和动物、人和生物之间的平等性,论证了他们的道德权利,但是,我们会发现,假如用这种平等原理来指导人的实践,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当两个道德存在物发生利益冲突时该怎么办?例如,一个饥饿的人能不能吃掉一条鲜活的鱼或一株的白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设立了一系列补充规定,如自我防卫原则、对称原则、最少伤害原则、分配正义原则、补充正义原则等。[2] 通过这些补充原则,他们又给人赋予了一定的特权。显然,这种人的特权的确立同样是与他们所谓“平等权利”的初衷自相矛盾的。

总之,不管是辛格和雷根的动物中心主义还是泰勒的生命中心主义,都有着内在难以克服的矛盾。为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动物中心主义还是生命中心主义,其基本立场都是个体主义的。[3] 因为个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一样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产物,立足于“主客二分”基础上的某一立场去反对它的另一逻辑结论,当然只能是自相矛盾。

动物或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潮因为立足于个体主义而不能成功,于是一些学者认为,要真正完成这种史无前例的道德革命,必须彻底叛逆近代西方的个体主义传统而把环境伦理学建立在整体主义的基础之上。这样,整体主义成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革命逻辑演进的第二个环节。

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主要鼓吹者当属克利考特(J. B. Callicott),而它的出现则可溯至利奥波德(A. Leopold)。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实际上是建立在整体论的基础之上的。克利考特认为,大地伦理的基础是现代生态学。它把包括山川、岩石、土地等无机界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纳入了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把道德地位赋予了物种和生态系这类集合,而且认为个体的道德价值低于生命共同体的价值。所以,人们把这种环境伦理观叫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当一件事情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但是,这种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同样有着自己不可克服的困难。且不说那些通常的质疑,我们现在只问:假如真的“山会思考”,“人”将置于何处?假如我们也“像山那样思考”,又应当把自己置于何处?显然,这种整体主义已完全取消了人与环境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把伦理学还原成了纯粹的生态科学。

从表面上看,这种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用整体主义取代了西方传统的个体主义,用生态中心取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其革命的彻底性显然已超越了动物中心和生命中心主义。但是,从其根本的立场看,它也并未完全摆脱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因为作为科学的生态学预设的基本立场正是主客二分。主体(主观)在这里只不过被省略(或悬置)了而已。因而,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潮的错误从根本上讲与个体主义并无二样,它的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整体主义伦理学因为悬置了人的主观性,把世界当成了脱离了主观的纯客观,因而在取消人类中心和个体主义时也取消了人与环境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最终取消了哲学和伦理学。这种取消了人的主观性的“整体主义伦理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科学主义,而科学主义在面对无限时又只能堕入神秘主义。

然而,在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环境伦理革命”之不成功不在于别的,而主要在于其论证的不全面,即动物、生命中心主义只论证了个体的道德权利而整体主义者只论证了生态系的道德权利。他们认为,真正的环境伦理学必须既论证个体又论证整体的道德权利。于是,有了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革命的第三个逻辑环节——“综合主义”。环境伦理学的集大成者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正是这一环节的代表人物。

罗尔斯顿认为,人对自然负有直接的义务,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拥有内在的价值。不过在他看来,这种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可以从两方面去论证。其一,从主体性(即个体)的角度论证。动物、植物等生命体,虽然不能象人一样拥有自我意识、自律等高级的主体性,但只要是生命有机体,它就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能力。因为它们同样会从工具的角度把其他动植物当作资源。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可以把他物作为“手段”加以利用的能动的主体,都从内在的角度维持了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当成了目的。既然生命体都拥有目的性和能动性,那么,它们就都拥有内在价值。其二,从整体主义的角度论证。罗尔斯顿认为,虽然从主体性的角度难以论证泥土、岩石,荒野等的内在价值,但是,只要我们改换整体主义的角度,就可以轻易完成这一任务。因为泥土、岩石以及荒野都是地球生态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与动植物等相互联系,共同维护着地球生态系的进化和生命形态的存在。自然生态系的这种创生性,正是自然共同体具有内在价值的事实根据。既然自然生态系具有内在价值,那么,作为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各种要素,包括泥土、岩石等,当然也就有了内在价值。

这样,罗尔斯顿证明了动物、植物的个体,各种物种以及泥土、岩石和整个生态系、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有了内在价值,就是一个道德存在物,就应该享有来自于人的义务。至此,西方的生态伦理学似乎已是全面和成熟的了。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罗尔斯顿在论证事物的内在价值时所采用的方法实际上只不过是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综合,所以,所有对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责难也同样适合于它。另外,由于它并不是从单一理念出发论证各种事物的内在价值的,所以,从根本上讲,它也是一个拼凑起来的、缺统一性的理论。

总而言之,西方社会非人类中心主义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伦理革命”,从理论上看,只不过是站在“主客二分”这一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基石上的一场反对由这一基石衍生出来的其他观点与态度的理论论证过程。这就是这一场革命注定要失败的根本的理论原由。

既然建立在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基本哲学态度之上的各种伦理观点都不足以完成这场新的环境伦理学的革命,那么,真正的伦理革命是不是要彻底背离这一根本的西方传统?彻底抛弃了西方“主客二分”的基本立场后,我们从怎样的基本立场出发?于是,人们自然地想到了东方哲学: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能否当此重任?

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解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概括“天”“人”关系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主要是用来论证人的道德理想的,即论证“人”与“天”在道德上的一致性或统一性。中国传统哲学史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解读依其对“天”的理解不同大致有三种模式。

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天”指高高在上的主宰宇宙万物的人格神,“人”则主要指“天子”“人王”等统治者。这里,“天人合一”是指统治者的德性与“天”的德性一致或统一;“天人合一”的达成,则是通过“天”的威严和赏罚而实现的。因为“天”具有至上的道德,其德性的主要表现就是“生育万物”,所以,统治者也应当像天一样关心他的老百姓。当统治者能够以苍生为念即与天合德时,“天”就会保证其统治地位;而当其行为与天德相背时,“天”就会通过惩罚剥夺他的统治地位。所以统治者应当修德以配天。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道德学说,也基本没有超出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模式。

在道家哲学中,“天”主要指与“地”相对的“物质的天”,“人”则主要泛指一般的个体的人或自然的人。道家的开山祖老子认为,因为“天” 和“人”同生于“一”(原始混沌的宇宙),所以,它们具有同样的根或本性,遵循同样的宇宙根本规律——“道”。这就是“天”与“人”应当且能够“合一”的根本原因。老子认为,在宇宙生成的过程中,“天”“人”相分,而相分的“天”和“人”要重新实现统一,其根本方法只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总而言之,在道家看来,“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合道”。人遵循了天道、地道也就是遵循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也就具有了和天地一样的“大德”。

宋明儒学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上承袭了先秦儒学的基本精神,并在综合佛道诸学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新的阐释。在宋明儒学中,“天”不再是人格神,也不是道家“物质的天”,而是作为社会道德纲常抽象化的“义理之天”。所以,“天”往往被称为“天道”或“天理”;“人”主要指作为社会动物的人。

张载以气一元论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天人本无二”的论题,论证了人性和天性原本是同一的。但是,他的“天人合一”最终还是落实到“人”与“天”在伦理秩序上的一致。他说:“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成。”(《正蒙·动物》)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礼仪秩序(理)与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的先后大小尊卑的秩序一样,是宇宙间普遍的现象。人的可贵之处只在于能认识这种秩序并主动践行而已。程朱认为,有一个先天地而存在的“理”,天得之为“天理”,人得之为“人理”。“天理”“人理”原出于同一个太极。所以,“天理”“人理”是一致的。朱熹的一段话说得明白:“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读大纪》)“天人合一”就是指现实中的人去掉人欲,复明心中的天理。在陆王心学看来,心即理。人具此心,满心而发,则得森然万象(天)。所以,“天”“人”本是“一”。人只要革去心中的欲望(使人背天德的原因),天理自然昭明,从而完全达到“天人合一”。可见,宋明儒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只是用于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普遍必然性的。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是用“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论证人的道德理想的,但是,其最终目的充其量不过是为了论证并建立一种社会的人际道德或属人的道德。虽然张载也曾提出过“民胞物与”的观点,但是,他并没有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一种生态伦理学,最终还是堕入了人际伦理之中。所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自始至终都没有一种把自然物纳入道德关怀的主动企图。因而,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上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也就是说,要想在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一门我们所需要的新的环境伦理学,必须对它进行全新的解读。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解读“天人合一”理念呢?

我们首先面临的当然是重新确定这一理念的相关概念。其一、是“人”。这里的“人”是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即理性的能动者,包括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作为类的人。其二、是“天”。这里,我们把它理解为与“人”相对的“环境”。所以,“人”和“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当“人”指个体或群体时,“天”则指与个体或群体相对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人”指人类时,则“天”指人类所生活和栖息的自然环境,包括大地上的动植物、空气、水等,也包括广漠的宇宙空间。其三、“合一”。 “合”即配合、符合、吻合、适合,“一”就是“非二”,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合一” 就是合二为一,即使相分的“天”和“人”相互配合、符合、吻合、适合,最终完好地成为一个整体。当然,在这种“天”和“人”的关系中,“人”是相互作用中的能动者和主动者。所以,“天人合一”,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人的主动或能动的实践,使人与环境协调一致或相互统一。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或相互统一呢?我们又怎样才能实现之,或者说,实现人与环境统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对三个密切相关的命题的分析来阐释这一问题。

第一、正题:天人是一。

我们有什么理由使“天”与“人”合为一体呢?只能是因为“天”和“人”原本就是一体。所以,“天人是一”是一个原始命题。这一命题不成立,则“天人合一”就是一种外在的强加。因而,要建立或论证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首先必须论证“天人是一”的命题。

近代以来,西方人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并不完全否认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其关键之处在于它是在割裂主体和客体的基础上,要么只从主体出发去思考事物,要么只从客体出发去思考事物。于是,在西方哲学中,产生了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理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等。实际上,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正在于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其实,采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法——即要么从主观出发看待世界,要么从客观出发看待世界——是根本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的,因为这种方法贯彻到最后,总免不了陷入把世界分成不相干的两重的结局。康德、胡塞尔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实,只要我们能跳出西方人的哲学态度,真正地按世界原本的模样去看世界,则我们就不难发现,世界的真实的图景正是“天人是一”。用通俗话说就是:“我是由世界的一切组成的我”,或者,“我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我”。

我们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世界中会有两个部分是毫不相干的。世界中的两个毫不相干的部分意味着其中的一部分在另一部分的世界之外,这实际上就等于说有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而一个世界是决不可能等同于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的。所以,任何世界都是“一”即都是一个完全的整体。这个世界当然把“我(小我)”包括在其中。所以,“我(小我)”和世界的其他部分是一体的,是一个不可分的“一”。既然如此,在逻辑上,“我”就可以意识到这整个世界是“一”。“我”意识到整个世界是“一”,换一名话说,就是意识到这整个世界就是“我”。这个“我”就是所谓的“大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我”(大我)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我”。

“我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我”?这可以理解吗?这不背谬吗?其实不然。我的眼睛,不只是那种视觉器官,还包括空中的光线;我的耳朵,不只是那种听觉器官,还包括能传递声波的物质;我的鼻子,不只是那嗅觉器官,还包括弥漫的气体。没有光线,哪里会有视觉器官;没有传递声波的物质,哪里会有听觉器官;没有空气,哪里会有呼吸系统;没有了坚实的大地,哪里会有脚?没有了世界的其也部分,哪里会有“我”(人)?同样的道理,我的心灵,也不只是那思维器官及其诸观念,还包括了呈现在面前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世界是无法真正分割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离开了人无所谓世界;人就是世界的人,离开了世界也无所谓人。

参考资料:http://cache.baidu.co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