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核酸在紫外吸收的原理是怎样的?又有什么差异?带电机理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紫外吸收:
波长不同:蛋白在280 nm,核酸在260 nm.这取决于生色团,即分子结构.
均一性不同:核酸的每种碱基都有吸收,而且相差不多,因而定量时线性很好;蛋白的20种构件中只有三种有吸收,相互差异也较大,所以蛋白用紫外吸收定量比较困难.
2、带电机理:
核酸和核苷酸既有磷酸基,又有碱性基团,所以在溶液中为两性电解质,因磷酸的酸性强,通常表现为酸性。RNA在室温条件下被稀碱水解成核苷酸而DNA对碱较稳定,常利用该性质测定RNA的碱基组成或除去溶液中的RNA杂质。
氨基酸由于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是的一种兼有弱碱和弱酸的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带电状态,会随着溶液的pH值而变化,如果氨基酸的净电荷等于零,在外加电场中不发生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溶液的pH值称为其等电点,常用pI表示。在等电点是,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