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灭六国称帝读后感

如题所述

“历史的进程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想像。”秦灭六国,英霸世界,一个好的制度对组织的影响之大就是事后看去,有时也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几年前我读《清史稿》,对其中一个故事印象极深。有一天顺治帝问他的大臣:汉高祖、汉文帝、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哪一个皇帝更优秀?一个大臣陈名夏说是唐太宗,顺治帝不赞同,他说:“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及也。”可见制度的影响力甚至要远胜于个人魅力。

历史上这样看重制度的并不仅仅只有清世祖顺治帝。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灭六国,一海内,法令由一统,去封建制而改郡县制,他便以为有了一套帝国制度,自己的家业就可以传之万世。他居然有如此自信!

秦始皇的自信并非没有理由。且不说地处偏远之地的小小秦国自从有了商鞅变法,国力就日渐强大,终于在他手上一举荡平了东方六国。不仅如此,在短短的几年中,秦军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弯弓而抱怨”。当时中国国力之强盛,在泱泱华夏历史中可以说得上是前所未有。秦始皇行的这套帝国制度,就是到了两千多年后,西方传教士白晋等来到中国,也对康熙皇帝领导下它的完美无暇摩顶伏拜,写了大量赞美和歌颂中国政治制度的文章。可令人不解的是,仅仅只是又过了两百年,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这样一个看似强大且合理的帝国制度竟全线崩溃,轰然瘫塌,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易中天以他的视角解读了帝国制度的兴衰荣辱,阐述了一个政治制度从成长到成熟,再转为衰败的过程。与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以文化传承来解读政治制度的变迁和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以技术的角度来探讨传统政治制度的困境不同,易中天把制度视作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有出生,有成长,有成熟,有衰老,几乎是从另一个方面重新阐述了伊查克.艾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如果把国家也比作一个组织,两人的思路其实是一致的)。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意义。

借鉴一:新制度的确立必须领导给予大力支持。

与人一样,制度的幼年期总是需要特别加以呵护的。一种新制度的出现最初往往会有很多反覆,必须经过多次尝试、比较、调整才能最终确立下来。这中间领导的大力支持不可或缺。因为真理很多时候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新制度背后一旦没有了强力的推动,它必然会被旧的习惯所湮没,从而导致革新求变之风渐消,因循守旧之习日炽。商鞅在变法时说“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王安石在变法时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都是为了确立当权者推行新法的决心和勇气。这种决心和勇气对于确立一种新制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所遇到的阻力可能会远远超出原先的设想,而新制度发挥作用又难免需要一定过程。如果不去扶植、去推动它,新制度就很容易夭折。事实上商鞅死后,他的改革差一点被废,如果不是秦惠王以及后世的君主继续推行新法,秦国是不可能日渐强大起来的。正是由于有了历代秦君近乎接力般对新法的大力支持,秦国才做到了“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充分发挥出了新制度的威力。

借鉴二:制度必须与合适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最好地发挥效用。

轰轰烈烈的秦王朝在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灭亡了,秦始皇所设想的万世基业在他死后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有人可能不禁要问:一种新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何以如此脆弱?答案其实很简单:制度并不能包揽一切。易中天在书中总结秦亡的原因是“失之在政,不在于制”(他引用了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观点)。秦顺应了历史潮流,却没有满足人民需求,在整个制度的运作上充满了血腥暴力,于是秦亡了;而汉仅仅是把“硬打压”变成“软控制”,整个局面竟为之一变,出现了文景之治。这足以说明制度需要合适的文化来辅佐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对旧文化是压制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对旧文化是引导的。这种引导最终使儒家文化凸显出来,成为支持帝国制度的精神支柱,使这套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个原理在企业中一样适用。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只是去确立一些规章制度而不去主动构建适应这种制度的企业文化,那么这种制度要么成为一纸空文,在实践中难以实施,要么就是这种制度在强制施行过程被多数人所反对,最终不得不放弃。

借鉴三: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何况外界环境也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相对完美的制度明天未必一样完美,所以制度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还是以帝国制度为例,两千多年间,它的修修补补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易中天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帝国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虽然易中天认为“越是精细齐备,就越是走向死亡”(这与钱穆的看法极为相似),但完善制度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当时还没有一种新制度可以完全替代旧制度的情况下,对原有制度的不断补充完善就是组织延续生命的最佳方式。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些制度条文完全脱离了实践,或者是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有关人员就应该勇于变更相应的制度,努力在原有的框架下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臻于完善,这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发现另一种制度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时,甚至要不惜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这才是一个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

借鉴四:制度变革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中国历史上堪称比较重大、具有划时代性质的制度变革主要有商鞅变法、熙宁变法和戊戌变法。除第一项变法成功之外,后两项变法最终都失败了。为什么明明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变法却最终没有能够成功?易中天解释为“王朝已走投无路,帝国已病入膏肓。”这显然是过于悲观了。事实上,熙宁变法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改革者缺乏耐心和试验。王安石和康有为欲效法商鞅,依靠政府领导的强力来推行新法,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缺乏相应灵活的措施,这是导致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因为任何制度的大变革都必须要先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新制度到底好在哪里?这就要求新制度在全面实施之前必须通过充分的验证,先让一小部分人体会到新制度的魅力,再影响更多的人,最后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接着才给予全面实施。而要做到这一点,改革者的耐心和技巧必不可少。虽然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依靠领导的权力强行推动,改革也可能获得成功(如秦国),但一定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商鞅的车裂结局就是证明)。只有推动改革者拥有了耐心,懂得去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不断地影响更多的人,使推动改革的力量越来越大,改革的基础才能更牢固,也更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借鉴五:抱残守缺,组织将与制度一起埋葬。

戊戌变法失败了,与它一起埋葬的还有整个清王朝。尽管这个王朝如易中天所说无宦官擅权(如明),无外戚乱政(如汉),无山河破碎(如晋),无藩镇割据(如唐),无王纲解纽(如隋),无民不聊生(如秦),也没有大面积的国土沦丧(如宋),它的皇帝整体素质也如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所说是比较高的,但最终没有人能挽救它失败的命运。易中天说,大清的民心之失不失在政治而失在制度,因为它没有能力进行自我革新,这是有道理的。机会一纵即逝,如果一个组织在制度出现问题时始终抱以敷衍的态度,对改革能拖就拖,以为袖手无为就能令矛盾自解,问题就只会越拖越大,最终成为这个组织的致命伤。现实中,我们也知道身边有很多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它们中的多数都是因为企业内部因循守旧、暮气沉沉,最后,该淘汰的旧制度终于还是免不了被淘汰,不幸与它一起被淘汰的还有那个企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辉煌和所有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员工。

结束语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延续了他在《帝国的惆怅》里一贯的悲观主调,认为“帝国制度自其创立之日起,就为自己留下了隐患,种下了胎毒,埋下了祸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易中天在书中的思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任何一个制度都会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正是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不能因为人总是要死的就不打针也不吃药。在这方面,悲天悯人解决不了问题,问题只能是在一步步探索和实践中解决。同时我们也应该发现,近代中国的衰落实际上是历史上多次改革不彻底或者不成功而造成的后遗症,这当然不能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改革就一定不能成功,事实上,通过不断的试验来促进文化的变迁反而能推动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以,无论是国家也好,企业也罢,对待制度改革都一定要慎重,我们不仅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和耐心。而只有我们拥有了这些,并不断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总结、去调整,我们才有信心断言,我们的这个组织终能焕发出它最璀璨的光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2
按照以下步骤写

1.你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2.你对本书的评价如何?
3.主人公/主要内容:针对小说书描述一下书中的主人公。描述一下从这本书里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德
4.情节:(小说书)此书主要是讲的什么?简单说下故事情节。(列举此书开头,发展和结束部分的数件事件),(非小说类书)书中哪些写作方法帮助你理解书的内容。举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是如何帮助你理解的
5. 你的见解:你喜欢本书什么?书的开头是否很有趣吸引人?作者有没有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有没有让你想起以往的经历?此书哪部分写得最棒?
6. 书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小说书)作者在此书中分享了哪些人生感悟?用书中具体详情解释。(非小说类书)读完此书,你觉得作者希望你懂得什么道理或者学会做了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