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新时期县委组织部长岗位的特殊重要性

如题所述

(一)工作责任重大
新时期组织部长岗位面临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岗位的压力。在县级领导班子中,组织部长这个岗位相对有其特殊性,担负的职责比较重要。可以说,由于上级领导信任,才安排到这个岗位;党员干部比较关注,直接关系到干部进退留转;群众的期望值高,希望组织部长通过选好班子、配好干部、管好党员、聚好人才,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三个方面,既是对组织部长的鼓励和动力,更是对组织部长的压力和鞭策。二是工作上的压力。作为县级组织部门,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面越来越宽,任务越来越重,如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村干部的养老保险等工作,只要与党员、干部、人才有一点关系的,都要组织部门参与,甚至要组织部门牵头。这些复杂的工作,对组织部长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和能力挑战。三是自身的压力。组织部长一般都是从外地交流过来的干部,既要迅速融入新的班子,又要很快熟悉本地方、本单位的情况。特别是组织工作涉及的政策法规多,对组织部长是不小的考验。
(二)要求变高
面对新形势,组织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组织部长,急需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对组织部长的一个新考验。随着新时期“民主空气”越来越活跃,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民主诉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迫切要求落实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因此,组织部长必须增强民主意识,经常深入基层,听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见,善于用民主的办法推动工作、破解难题。二是和谐意识。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执政使命。组织部长要通过建设和谐的班子、和谐的党员干部队伍、和谐的基层党组织、和谐的人才队伍,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而基层接触面广、矛盾多,如何建设和谐组工,这也是摆在组织部长面前的一个难题。三是规范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中央和省上颁布了不少政策法规和条例,组织工作的程序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规范。如提拔一个干部,要经过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诸多环节,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不能走样,否则就会违规,群众就会举报、就会上访。所以,增强规范意识,提高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也是对县级组织部长的考验。
(三)困难变多
组织部长特殊的“角色”,在具体落实工作上面临很多困惑。一是组织协调“难”。组织部长的职责很重要,但手中权力很有限。在县级班子中,组织部长要对县委书记负责,特别是实施常委分工制以来,直接对县委书记负责,向县委书记汇报工作。要为其他常委服务,在常委之间起到一个协调服务的作用。在决策过程中,当基层群众的愿望与县委书记的意图存在分歧时,或者是上级意图与基层群众愿望存在分歧时,到底该如何协调、实现两者的统一。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如果碰到一个干部确实很优秀,组织上也很认同,但就是在民主推荐时票数不够,而另一个干部表现很一般,组织上不很认同,但在民主推荐中票数很高,到底是要以票取人还是不看票,很难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二是具体落实“难”。由于受基层种种条件的限制,很多上级要求的工作在基层落实很难。如有些工作要求落实经费保障,配套相关资金,但基层由于财政困难,书记、县长也很无奈,“工作要搞好,资金自己解决”,这样导致基层组织部长很难把一些工作完全落实到位。三是改革创新“难”。在新的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越来越多,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这些难题,让县级组织部长感到困惑。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受到的冲击很大,少数农村党支部弱化,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少数党员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丧失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分化和削弱了党组织的细胞。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探索基层党支部组织设置、活动模式、基本保障和运行机制,如何适应党员队伍“流动化、年龄老化、保障弱化”等新形势,有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这都是县级组织部长亟待破解的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