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清服饰风俗之不同

不要下面这两个解释,这些在哪里都有的解释说出来有什么意义

第1个回答  2007-01-06
不同大了

明是以 汉族 的传统服装为主



清则以 满族 的服装为主.汉人因为要穿自己的服装,还发生过嘉定三屠

汉族

完整的一套衣冠部件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一,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谓:顶天立地,从头开始。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对应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后,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齐整才是完整的仪容,古人重之。

不过,冠巾文化几乎是男子的特权。在男尊女卑的几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妇的凤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发戴冠,称为女冠子。很多年后,在历史已经屏弃了性别局限的时代,我们开始汉服复兴,倒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弥补了男式汉服相对样式单调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二,体衣

《释名 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

上衣下裳制 (衣裳类)

上下连裳制 (深衣类)

上下通裁制 (通裁类)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衣裳制;后世男子的服制由于后来出于行动方便的内在缘由逐渐向一体式发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动的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有没有道理。

(二)上下连裳制:

上下连裳的服制也称为“深衣制”。为了恪守上下分开的服装制式,特地分开裁然后再连成一体。深衣之名,唐孔颖达著《五经正义》中释义为:“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起源于先秦,虽然是一件长衣,但华夏先民在裁剪时是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成一体,以表示对传统法度观念的尊承。

《礼记》的《玉藻》、《深衣》二篇对深衣制有很多记载,内容所谓“应规、矩、绳、权、衡”之类,重点在于“明礼”,而对形制和尺度则说得不清楚。《礼记 深衣》中的定制:“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样式分为直裾、曲裾,有随着时节的冷暖变更有单复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复袍;根据生活方式的适应,样式也有变化,如质孙服、辫线袄子,以及衍生出的曳撒等;

深衣在三千年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续到衣冠断绝。深衣首先是礼服,尤其是女子礼服。《续汉书 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深衣承袭了华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时又方便美观,有很强的普适性,于今亦然。可为常服也可为礼服,作为礼服的正规性仅次于衣裳制礼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论男女文武,都可着之。衣冠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所以,有汉服先行者提出:复兴汉服当重视深衣,实为良言。

(三)上下通裁制:

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汉服男子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长衫。在东汉,已开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长上衣,叫做“长衣”,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长度方面当时还没有定制。

是大胆开放的隋唐新风开始了汉服第三种制式的风尚。至宋明,上下通裁的袍衫、褙子等风行一度。
三,足衣

足衣亦即袜履。赤足同样是失礼的行为,谢罪时常常“免冠跣足”。

(一)履。

《释名 释衣服》有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说文》云:“履,足所依也。”

履有许多异称,除了有地缘人群各自习惯称法的原因外,履制的不同当是主要的。

《字书》说:“草曰扉,麻曰屦(jǜ),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仪礼 士冠礼》云:“夏用葛,冬皮屦可也。” 《诗 魏风 葛屦》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方言》又立一说:“丝作者谓之履,麻作者谓之扉。”

由此看来,古代鞋的质料,履有麻、皮革、丝帛作之者,屦有麻、葛、皮革作之者,扉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说去,履的制工精,而屦、扉粗些。

履还有单底、复底之分。

单底的鞋称履。复底的鞋有“舃(xi4)”和“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与履底大小相同,实心。“屐”则以木为之,或以帛为面,有的以漆画之,下有两木齿。《续汉书·五行志》:“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初嫁,作漆画屐,五色采作丝。”

据《搜神记》载,男鞋方头,女鞋圆头。但后来男女往往通用。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人的鞋和出土的四双青丝鞋来看,女鞋的前头有两个昂起的小尖角。

(二)韈。

也作袜,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制作者。袜一般高尺余,上端有两带,以缚系于足胫。

秦汉时有进门脱鞋的习惯。在屋中,多穿袜行于席上,不仅平时燕居如此,上殿朝会亦然。着鞋上殿,以为殊荣,汉时唯萧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礼。

四,饰件

佩饰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不必拘泥这些。

古时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不过,如服装分男女一样,佩饰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

(一)女子饰件:

头面: 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雪柳,闹蛾,花冠/凤冠,假髻

耳饰: 簪珥,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项饰: 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臂饰: 镯,钏,戒指,护甲

佩饰:

妆容: 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妆容,如花黄,花钿等.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男式服装的特有装饰;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汉服的场合穿着分类

汉服复兴并非等于一味地以古服制取代先今,而是在特定的场合拥有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符号,因此,随着着装场合的变迁,汉服的现代分类也可以在参考历史的基础上适加调整。

中国是礼乐文明,现代人疏远了“礼”的理解,实际,礼并非繁缛的多此一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周礼将礼划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

吉礼是祭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祭礼将列位于五礼之首;凶礼是丧葬之礼。对于亡者治丧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都属于此;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宾礼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嘉礼则是亲和万民的喜庆之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等。

“五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与各种礼仪相匹配地,发展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穿著时不可造次。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释道服

汉服的场合着装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释道服

华夏自古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国很早就把“布帛可衣”列为生民之本。《风俗通义 愆礼》云:“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白虎通 衣裳》云:“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故此,我们看到,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周礼 地官 大司徒》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认为“同衣服”的风尚才可安定万民;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传统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满清入主汉室江山,也是从衣冠入手的,衣冠的断绝才彻底瓦解了屠刀都没能砍断的汉人最后的坚守……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我们回首遥望,虽然不至于像某个关于新疆库车记录片里,一些当地的维吾尔人看到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的古龟兹祖先,茫然地说:那是异教徒(因为他们信佛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确实也迷失了许多记忆;当今又是一个迫切需要特色的时代,历经苦难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时候,也很懂得需要自己的“民族特色”来向世界展示。于是,我们在破碎的记忆中匆匆翻检一番,又带着许多迎合西方强势文化思维的成分——于是,旗袍、“唐装”被我们骄傲地视作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却很少有人去想,这些最多只有三百年的、严重变异的符号为何能够淹没几千年渊源和积淀?

要待何时,华夏才能够不只是一个苍白的名称?要待何时,我们才能够明白,我们的祖先给了我们一个多么深远美丽的名字。

衣冠断代已六个甲子,如今又燃起了星星之火。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时代大任义不容辞,然而,恐有损五千年沉甸甸的使命,衣冠体系,总不敢妄下定义。不过,看着很多网友,尤其是新入门的朋友抱怨没有完整的学习资料时,实在汗颜。于是,我们诚惶诚恐地翻故纸堆,整理归纳。虽下了力气,但一己之见的障目之弊依然在所难免,所以,还望诸位同仁及时指点,在交流中整合智慧及资源,将不胜感激……

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兼有盘领,直领),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两点是与同为华夏文化体系的日韩衣冠区分的鲜明特征)。

本汉服知识体系分类法:因为一开始就本着一种整合的、归纳的思维方式,所以并未采用当前服装界普遍流行的“朝代式”分类法;同时,也借鉴了生命科学中关于进化论的分析法,力争用一种演化史观来看待问题。

满族妇女是脚穿旗鞋,身着旗袍,头带旗头;满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长袍,只是长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马甲)。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

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 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参考资料:百度

第2个回答  2007-01-06
不同大了 .明是以 汉族 的传统服装为主 而清则以 满族 的服装为主.汉人因为要穿自己的服装,还发生过嘉定三屠
汉族完整的一套衣冠部件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一,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谓:顶天立地,从头开始。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对应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后,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齐整才是完整的仪容,古人重之。
不过,冠巾文化几乎是男子的特权。在男尊女卑的几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妇的凤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发戴冠,称为女冠子。很多年后,在历史已经屏弃了性别局限的时代,我们开始汉服复兴,倒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弥补了男式汉服相对样式单调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二,体衣
《释名 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
上衣下裳制 (衣裳类)
上下连裳制 (深衣类)
上下通裁制 (通裁类)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衣裳制;后世男子的服制由于后来出于行动方便的内在缘由逐渐向一体式发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动的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有没有道理。
(二)上下连裳制:
上下连裳的服制也称为“深衣制”。为了恪守上下分开的服装制式,特地分开裁然后再连成一体。深衣之名,唐孔颖达著《五经正义》中释义为:“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起源于先秦,虽然是一件长衣,但华夏先民在裁剪时是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成一体,以表示对传统法度观念的尊承。
《礼记》的《玉藻》、《深衣》二篇对深衣制有很多记载,内容所谓“应规、矩、绳、权、衡”之类,重点在于“明礼”,而对形制和尺度则说得不清楚。《礼记 深衣》中的定制:“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样式分为直裾、曲裾,有随着时节的冷暖变更有单复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复袍;根据生活方式的适应,样式也有变化,如质孙服、辫线袄子,以及衍生出的曳撒等;

深衣在三千年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续到衣冠断绝。深衣首先是礼服,尤其是女子礼服。《续汉书 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深衣承袭了华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时又方便美观,有很强的普适性,于今亦然。可为常服也可为礼服,作为礼服的正规性仅次于衣裳制礼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论男女文武,都可着之。衣冠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所以,有汉服先行者提出:复兴汉服当重视深衣,实为良言。

(三)上下通裁制:

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汉服男子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长衫。在东汉,已开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长上衣,叫做“长衣”,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长度方面当时还没有定制。

是大胆开放的隋唐新风开始了汉服第三种制式的风尚。至宋明,上下通裁的袍衫、褙子等风行一度。
三,足衣
足衣亦即袜履。赤足同样是失礼的行为,谢罪时常常“免冠跣足”。
(一)履。

《释名 释衣服》有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说文》云:“履,足所依也。”

履有许多异称,除了有地缘人群各自习惯称法的原因外,履制的不同当是主要的。

《字书》说:“草曰扉,麻曰屦(jǜ),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仪礼 士冠礼》云:“夏用葛,冬皮屦可也。” 《诗 魏风 葛屦》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方言》又立一说:“丝作者谓之履,麻作者谓之扉。”

由此看来,古代鞋的质料,履有麻、皮革、丝帛作之者,屦有麻、葛、皮革作之者,扉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说去,履的制工精,而屦、扉粗些。
履还有单底、复底之分。
单底的鞋称履。复底的鞋有“舃(xi4)”和“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与履底大小相同,实心。“屐”则以木为之,或以帛为面,有的以漆画之,下有两木齿。《续汉书·五行志》:“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初嫁,作漆画屐,五色采作丝。”
据《搜神记》载,男鞋方头,女鞋圆头。但后来男女往往通用。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人的鞋和出土的四双青丝鞋来看,女鞋的前头有两个昂起的小尖角。
(二)韈。
也作袜,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制作者。袜一般高尺余,上端有两带,以缚系于足胫。

秦汉时有进门脱鞋的习惯。在屋中,多穿袜行于席上,不仅平时燕居如此,上殿朝会亦然。着鞋上殿,以为殊荣,汉时唯萧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礼。

四,饰件
佩饰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不必拘泥这些。
古时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不过,如服装分男女一样,佩饰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
(一)女子饰件:

头面: 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雪柳,闹蛾,花冠/凤冠,假髻

耳饰: 簪珥,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项饰: 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臂饰: 镯,钏,戒指,护甲

佩饰:

妆容: 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妆容,如花黄,花钿等.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男式服装的特有装饰;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汉服的场合穿着分类

汉服复兴并非等于一味地以古服制取代先今,而是在特定的场合拥有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符号,因此,随着着装场合的变迁,汉服的现代分类也可以在参考历史的基础上适加调整。
中国是礼乐文明,现代人疏远了“礼”的理解,实际,礼并非繁缛的多此一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周礼将礼划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
吉礼是祭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祭礼将列位于五礼之首;凶礼是丧葬之礼。对于亡者治丧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都属于此;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宾礼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嘉礼则是亲和万民的喜庆之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等。
“五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与各种礼仪相匹配地,发展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穿著时不可造次。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释道服
汉服的场合着装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释道服
华夏自古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国很早就把“布帛可衣”列为生民之本。《风俗通义 愆礼》云:“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白虎通 衣裳》云:“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故此,我们看到,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周礼 地官 大司徒》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认为“同衣服”的风尚才可安定万民;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传统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满清入主汉室江山,也是从衣冠入手的,衣冠的断绝才彻底瓦解了屠刀都没能砍断的汉人最后的坚守……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我们回首遥望,虽然不至于像某个关于新疆库车记录片里,一些当地的维吾尔人看到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的古龟兹祖先,茫然地说:那是异教徒(因为他们信佛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确实也迷失了许多记忆;当今又是一个迫切需要特色的时代,历经苦难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时候,也很懂得需要自己的“民族特色”来向世界展示。于是,我们在破碎的记忆中匆匆翻检一番,又带着许多迎合西方强势文化思维的成分——于是,旗袍、“唐装”被我们骄傲地视作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却很少有人去想,这些最多只有三百年的、严重变异的符号为何能够淹没几千年渊源和积淀?
要待何时,华夏才能够不只是一个苍白的名称?要待何时,我们才能够明白,我们的祖先给了我们一个多么深远美丽的名字。

衣冠断代已六个甲子,如今又燃起了星星之火。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时代大任义不容辞,然而,恐有损五千年沉甸甸的使命,衣冠体系,总不敢妄下定义。不过,看着很多网友,尤其是新入门的朋友抱怨没有完整的学习资料时,实在汗颜。于是,我们诚惶诚恐地翻故纸堆,整理归纳。虽下了力气,但一己之见的障目之弊依然在所难免,所以,还望诸位同仁及时指点,在交流中整合智慧及资源,将不胜感激……

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兼有盘领,直领),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两点是与同为华夏文化体系的日韩衣冠区分的鲜明特征)。

本汉服知识体系分类法:因为一开始就本着一种整合的、归纳的思维方式,所以并未采用当前服装界普遍流行的“朝代式”分类法;同时,也借鉴了生命科学中关于进化论的分析法,力争用一种演化史观来看待问题。
满族妇女是脚穿旗鞋,身着旗袍,头带旗头;满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长袍,只是长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马甲)。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

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 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