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总是莫明的恐惧。我知道是我自己给自己在制造压力和恐惧。但还是受不了。

我是一个14岁的女生。
总觉得自己身后或者身边有人。 我每天都在恐慌 但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只要心静下来 我看谁都觉得害怕 我觉得所有人都要害我.. 包括我妈妈也是... 我总觉得有人跟着我 不关白天还是夜晚。总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我.尤其是晚上我妈对我笑 那种笑 很诡异 以前就不会 就是这一年里吧 ..到了晚上我就很怕.. 为了自我安慰 我把那理解为 她眼珠子黑 所以看起来恐怖(我妈妈眼珠子比较黑) 。不过和谁在一起。我都会往坏处去想。或者不管干什么事我也总会把后果想的很恐怖很坏。
我每天都在焦虑。但也没有原因。总是觉得完了完了。可是我问自己到底什么完了。却又找不到回答的原因了。
甚至我很想变成心理精神有问题的人更喜欢别人觉得我很恐怖很诡异。总觉得这样会比较与众不同。觉得这样别人会对我“另眼相看”
每天的恐惧和担忧。我真的快崩溃了。我的脾气很大。别人和我说一些什么。我明明不想发火但心里有觉得很恶心很烦。所以就又会冲TA们吼。别人都说遇事要往好处想。可我没办法。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了。啊啊啊啊
我希望可以知道我这是怎么了。谢谢你。

你可能患有强迫症。我给你一些强迫症的资料你自己了解下。(不过你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听听大夫的意见。最好去精神病类型的医院(绝非神经病),一般的医院没有相关专家,并且这类医院找个比较好的医院,能和医生能说病情,听医生分析。大夫都会很有耐心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精神方面的困扰,只不过有的对生活影响大,承受不了。积极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临床分类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四、强迫情绪(obsessive emotion)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症状

当下列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影响正常生活时,就应该考虑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了:   经常对病菌和各种疾病敏感,并毫无必要的担心;   经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需要;   有时会毫无原因的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   觉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经常不自觉地去想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或想法,使人不能摆脱;   经常认为自己的细小的差错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时常无原因地计数或多次吟唱某一段歌曲;   在某些场合,很害怕做出尴尬的事;   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   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有时会毫无原因的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顿;   当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这类事情时,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有洁癖、幻想症、电邮综合症、自慰过度等表现。   当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   强迫症倾向测试: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难以作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一个动作;   12、常怀疑被污染;   13、总担心亲人,做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15、习惯反复说一句话或同一个名字,或者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反复散步。   病程和预后: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持续多年或时轻时重。病前性格特征明显、发病年龄较早和病程较长者,治愈后欠佳。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步减轻;病前有较明显精神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不显著、病程较短;无阳性家族史者的症状也有可能自发缓解。 

四步骤自我疗法

  假如您有强迫症,您现在就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治疗模式。过去二十年当中,行为治疗对于强迫症有极大的功效。在这手册当中,教导您成为自己的行为治疗师。学习某些基本的强迫症知识,了解强迫症是源自于身体因素,并且是可以治疗的。您可以克制强迫动作的冲动,与控制恼人的强迫思考。   研究显示“暴露与不反应”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强迫症病人在专业的指导之下,学到如何在强迫想法的刺激之下暴露自己。且学习如何对抗强迫想法、冲动。例如:指导一位过份怕脏的病人,去摸脏东西而禁止洗手,这个技巧就叫做“暴露、不反应法”。您将学到避免习惯性的强迫行为,而以新的、健康的行为取代。   本手册基本上是让您了解强迫性想法与行为是如何来的,您可以学习如何处置强迫症所导致的焦虑与害怕。适当处理您的害怕可以让行为治疗更有效。这里要强调的四个步骤如下:   步骤一、再确认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   每天的觉察几乎是自动化的、肤浅的。“全心的觉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若想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赶走这些强迫症状,是会让您失望的!事实上反而会让强迫症状更严重!在行为治疗当中要学习控制自己不对强迫性想法作反应,不管他们有多干扰。   目标是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反应,而不是去控制强迫思考或冲动。   下两个步骤是帮助你学习新的方式来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行为反应。   步骤二、再归因   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讯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重要关键。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强迫想法的源头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   在脑部有个地方叫做“头状核”,就是这个地方生病了所以得强迫症。头状核是个过滤讯息的场所,就像汽车的变速器般,它接收前脑的讯息,而前脑是计划、思考与了解的地方。头状核有障碍则会有强迫症状出现,所以思考动作都会不顺。前脑变得太活跃,用太多能量,就像车子陷入泥淖中,不断地转动轮胎,但是却越陷越深。前脑的部分称之眼额叶皮质,因为发生错误的侦测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这可能是强迫症使得人们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觉,挥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须做到让这辆车离开泥淖。用手排档代替自排档,来修理这个故障的变速器。我们现在知道可以改变脑部的生化平衡,这需要花数周、数个月的时间。此时了解脑部扮演导致强迫症的角色,有助于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强迫症状”的不正确想法。虽然无法马上有大的改变,但是记住:“你可以不必马上对强迫症状做反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将强迫想法、感觉摆一边,然后做其它的事,如此可以帮助自己,改变脑部的生化反应。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换档”:做其它的行为!若尝试赶走强迫思考,只是徒增压力烦恼罢了,而压力会让强迫症更严重。   用“再归因”可以帮助您避免用仪式行为来让自己好过一些,例如整个完成的感觉。若知道这些强迫思考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你就可以学。   (1)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不符合常情的行为和思维。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生物反馈治疗、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都有一定效果。   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同时请精神科医生讲解治疗原理,给病人以鼓励和奖品。第二阶段再让病人逐步接触能诱发强迫的刺激,一方面阻止症状的出现,一面使刺激逐渐升级。实践证明,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人,大多数用此法能获得好的效果。   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满意。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2)药物治疗:可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   ①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伴随的抑郁症状也有治疗效果。氯丙咪嗪的治疗剂量为150~300mg/日,分2次口服。开始用时剂量宜小,逐渐加量。   ②氟西汀(百忧解):对强迫症状有较好疗效,氟西汀的治疗量为20~80mg/日。   ③氯羟安定:对强迫症状也有一定效果。氯羟安定的治疗量为1~2mg/日。   (3)精神外科治疗:对少数症状严重、久治不愈的强迫症患者,可破坏患者脑的某些部位如额叶内下侧、扣带回等,对减轻强迫症状和社会适应功能均有一定帮助,但须严格掌握对象

预防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或强迫性神经症,英文缩写为OCD。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常为那些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强迫动作感到烦恼,并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断产生怀疑,经常需要询问别人,获得他人的证实。因此,强迫症的特征是:患者明知这些强迫想法和仪式行为没有必要,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完成。   强迫症的预防: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推荐你看看相关的书籍。对于了解这也是有帮助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9
额,总之,多做运动,白天别把自己关在室内。
第2个回答  2010-08-24
这是缺乏安全感,没事多运动下。或者多看看书找什么事让自己入迷,可能会好点·
第3个回答  2010-08-25
心魔。看看佛经听听佛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