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故事小路上的石头教案与反思

如题所述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路边那些形状、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很感兴趣。每每走过石堆旁都会捡几颗来玩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认知目标——数数、分类、排序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小篮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我们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