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鞑由明代蒙古鞑靼部转意,北游牧民族(蒙古)称呼词义扩展而来的,泛指北边少数民族。

一般说来,鞑虏,鞑子,鞑靼,指的是塔塔儿人,就是鞑靼人。他们是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游牧民族,后与蒙古民族融合,并随成吉思汗西征。蒙古人是将“鞑靼”此名继承下去的民族。在蒙古西侵时,俄罗斯的王公们依然不称之为蒙古人,而叫鞑靼人。

元朝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候,对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了残酷的民族镇压,通过把人分为四等,把汉族看作是最卑贱的奴隶。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还把十家老百姓编连在一起,而且规定这十家只许用一把切菜刀,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这些士兵,胡作非为,无恶不作,大家恨之入骨,都叫他们“鞑子”或“管家公”。

清代汉人反抗满族统治时,“鞑子”成为专指清朝统治者的蔑称。从清末兴中会成立到辛亥革命时期,许多反清的文告都用“鞑虏”指清廷。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兴中会,誓词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了普遍落实。那些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词汇,如“杀鞑子”等,不再使用。此时重新出现的传说故事,也被以平淡的笔调来处理。又经过多年的洗涤净化,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渐渐淡出了。

扩展资料: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身亡。旋即,满蒙八旗铁骑入关,席卷大江南北,彻底推翻了统治疆域比元代大为缩小的明朝,建立起辽阔的大清帝国。清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统治时间最长久的少数民族中央统一政权。直至1911辛亥革命,持续了260多年。

清朝是满洲人建立,“首崇满洲”,其次是蒙古、汉人。“首崇满洲”,又分“旧满洲”和“新满洲”,“旧满洲”归附时间更早,南征北战,功劳更大,地位更尊贵,是统治者最为信任、倚靠的核心团体,“新满洲”只能排在“旧满洲”外围,在统治圈层结构中较为边缘,被歧视并不意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鞑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