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标准规定一天要多少钱

如题所述

并没有规定称赔偿误工费一天100元,人群的收入有高低之分,收入高的人群误工费也相应会比较高。2022年交通事故赔偿误工费的标准仍旧是按误工所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收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3倍以上的,就按3倍进行计算。无固定收入的,就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进行计算。【(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计算公式为:误工费数额=收入×误工时间】

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团体工作的人所得到的工资,赔偿误工费需要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和工资表,公司奖金按照单位人均奖金来计算。如果单位出具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被以上的收入证明,那么不能以该单位为提供的资料单方面认定,需要税务机关结合所提供的资料和所得税证明等材料来认定。

无固定收入人群主要分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工作的人员,以及城乡个体户、打散工的人员,可按照最近三年该职业的平均工作进行赔偿。

若耽误收入的数额确定后,就要看误工时间如何认定的。误工费的计算公式为:误工费数额=收入×误工时间,所以误工费最终确定的数额,也需要认定误工时间才可得出。

误工时间分为治疗期间的误工与出院后恢复期间的误工,由医院出具证明或鉴定来确定具体时间。治疗时间由伤者当天被送往医院的时候算起,误工期间遇到国家节假日仍旧不扣减误工费。若医院治疗终止后,伤者仍旧赖在医院不走或者擅自回家休养的,将不计算误工费。

退休人员与家庭主妇因交通事故受伤后,仍可以获得误工费。退休人员只要被用人单位雇佣,有正当的收入即可获得误工费赔偿。家庭主妇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在家庭里起到了支持与保障的作用。若无法继续家务劳动,将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所以可以按照当地家政服务人员的平均收入来计算误工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1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根据当事人实际工资损失数额确定。在《人身损害解释》中,对于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来决定的,是以受害人有无固定收入为界,分采用两个计算标准:对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对无固定收入的以最近三年平均收入为准计算,如果不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则按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年度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平均工资为标准计算。
这样的规定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的收入情况属于事实问题,需要通过证据来进行认定。
证明误工费的证据主要有:出院通知单、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法医鉴定书、所在单位的误工证明及出事前三个月工资表。
若误工人员的工资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纳税的起征点,还应当提交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凭证。治疗医院出具的住院治疗与休治时间或法医鉴定确定的休治时间但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伤残之日前为误工日期。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单位出具因为交通事故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明。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奖金以交通事故发生时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出奖金税 计征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在业人员,其收入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包括城乡个 体工伤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应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
第2个回答  2022-01-18
误工费是按照实际损失的减少计算的。对于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3个回答  2022-01-21
误工费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标准,跟各地有关。不一而足。
第4个回答  2022-01-21
国家规定误工费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没有硬性规定每天为多少。

1、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2、无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定型化标准):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注:相同、相近行业判断标准:

(1)产业分类标准;

(2)同一产业内的社会评价标准。

(3)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判断标准(区别于民诉法上“受诉法院所在地”)。

实践中一般以每年5月份左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会对本辖区相关数据作出的统计引用统计部门为依据,以江西为例,如《江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赔偿项目参照指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