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氧离子是气体还是液体?

如题所述

负氧离子,不属于气体,也不属于液体。就像氧气,是单个的分子。

负氧离子是受大气紫外线、风暴、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负离子,或者是使用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空气电离、水分子裂解等过程中产生的负离子。但是负氧离子并不是随时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它受到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和,比如晴天的时候,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就要比阴天的时候多,夏天比冬天多,中午比晚上多。

                         
       
         

     

1、负氧离子也叫作空气负离子,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等美称。不过大气中原本没有负离子,只是受到某种因素的作用后才产生的,比如受到紫外线照射、雨水分化等,分子外层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其中越出的一些电子就和其它中性分子组合成了负离子。负离子带负电,无色无味,且对过敏性花粉热、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粘膜炎等都有治疗缓解作用。

2、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大自然中的空气负离子之所以造就众多长寿村,是因为小粒径的负离子比例高,小粒径的负离子由于活性高、迁移距离远从而在长寿地区上空形成负离子浴环境。

                         
       
               

拓展资料: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电离的情况下会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呈离子状态。森林大气中负氧离子产生的主要 机理如下所述。

1、大气中的氧分子受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雷电、风暴及空气和山地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物质等因素诱导而发生电离,生成负氧离子。

2、水的喷筒电效应(也叫勒纳德效应)森林中溪涧的跌失、瀑布的冲击等使水滴破碎,水分子破解失去电子而成为正离子,而周围空气中的氧分子捕获这些电子而成为负氧离子。这种效应被称为喷筒电效应或瀑布效应。睡得流速越大,其喷筒电效应越强。

3、许多植物的茎、皮、叶等器官或组织分化成针状结构,着种曲率较小的针状结构,会发生“尖端放电”作用为诱导产生负氧离子;另外,一些树木和花草所分泌出的萜烯类和芳香类物质能促使空气电离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6
负氧离子,不属于气体,也不属于液体。就像氧气。单个的分子,是不能确定她属于什么状态的,是气体还是液体?。大量的氧分子聚合在一起,一般常温常压情况下,他是气体。但是在高压下液化以后,它就是液体。你能找到负氧离子的集合体吗?只有那时你才能确定他的物态。
第2个回答  2021-12-07
严格地讲负氧离子即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而是离子体。它的存在形式与气体分子和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过负氧离子可以存在于空气中,也可以溶于水。
第3个回答  2021-09-16
负氧离子是微粒,不是气体或液体。
氧气分子也不属于气体或液体,如果是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氧气,就是气体。因为氧气分子是无色和无味的,所以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
三个氧原子还可以形成臭氧分子,臭氧分子是浅蓝色有鱼腥味的,所以臭氧也是浅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第4个回答  2021-12-04
负氧离子是一种物质,通常来讲,是把水雾化为气体的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