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的引起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发作性睡病通常是外伤或遗传等因素引起。

发作性睡病又名发作性嗜睡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其特征是白天过度嗜睡或快速眼动睡眠,然后突然进入觉醒状态。睡眠阶段或觉醒后产生幻觉并伴有突然崩溃和睡眠瘫痪,有或没有情绪刺激以及睡眠结构和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紊乱,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异常行为或暴力梦游。根据下丘脑分泌激素的缺乏,可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和2型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主要发生在15-30岁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甚至导致意外事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睡眠障碍,药物和行为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但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该病的治疗主要基于药物、认知行为和心理治疗。所有治疗目标都应侧重于改善白天嗜睡、突然发作、睡眠前后幻觉、睡眠麻痹、夜间睡眠和心理社会困难。此外长期使用兴奋剂也可能导致高血压和精神障碍,因此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医生和患者需要在治疗开始和治疗过程中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在维持有效治疗和积极生活以及避免副作用和药物耐受之间取得平衡。改变生活方式对嗜睡症的日常控制非常重要,应该保持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戒烟和戒酒,进行适当的运动来帮助睡眠以确保正常的精神状态。更严重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从事更危险的工作,如驾驶、高空、水下作业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3
遗传因素
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具有相关性,有研究指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发生发作性睡病的猝倒危险度为1%~2%,比同类人群高10~40倍。
生物因素
大量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发作性睡病关系密切,与发作性睡病易患性增加有关。
下丘脑外侧区分泌素神经元特异性丧失是本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与多基因易患性、环境因素和免疫反应相关。
下丘脑分泌素分泌不足或缺失,是引发发作性睡病1型的原因。
发作性睡病可因肿瘤坏死因子的异常表达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也可能引起发作性睡病。
心理社会因素
白天工作压力太大,心理弹性差,晚上睡眠质量不好,易患本病。
强烈的心理应激可能促使本病提前发病。
高危因素
发作性睡病的已知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发作性睡病通常始于10~30岁的人群。
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发作性睡病,则患发作性睡病的风险会高出10~40倍。
头部外伤:头部受到外伤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几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突然的睡眠习惯改变:睡眠习惯的突然改变可能是影响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各种感染:受到感染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有关。
第2个回答  2022-09-14
发作性睡病因病因不明,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通常采用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精神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
一、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
(1)盐酸哌甲酯:是治疗儿童多动注意缺陷综合征的主要药物,也是世界上治疗发作性睡病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主要改善患者嗜睡症状。
(2)莫达非尼: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一线用药,但促醒机制不明,可能与抑制多巴胺再摄取有关,它的主要限制是不能改善猝倒。
2、抗抑郁药:
(1)文拉法辛:具有抑制肾上腺素能及5-羟色胺再摄取的双重作用,已成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一线药物。
二、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三、中医治疗
推拿按摩,循经推运松解。患者取俯卧位,将身体放松,平稳呼吸。使体表充分享受按摩,治疗后自觉头、肩及背部有麻、热舒适感为佳。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