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赛奖项等级比例

如题所述

美赛共设置6个奖项等级,分别是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Finalist(特等奖提名)、Meritorious Winner(一等奖)、Honorable Mention(二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成功参赛奖)和Unsuccessful Participant(未成功参赛)。这些奖项等级分别缩写为O奖、F奖、M奖、H奖、S奖和U奖。例如,2018年的成绩显示,O奖占比0.16%;F奖占比0.22%;M奖占比9.74%;H奖占比36.1%。获得S奖以上的比例基本为100%,只要成功提交不跑题的论文,就能获得S奖。U奖则会颁发给抄袭、违反规则或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的团队,这些数据不予考虑。特别说明的是,F奖是指进入特等奖角逐但未获得特等奖的队伍。从数据来看,能进入F奖的队伍已经很少,进一步获得O奖则更加困难。
美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创办了一个名为“数学建模竞赛”的一年一度大学水平竞赛,即MCM。其宗旨是鼓励师生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强调构建完整模型的过程。该竞赛是完全开放的,每年只有若干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学生以三人一队的形式参赛,在四天内选择一题,完成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并撰写论文。评阅组由专家组成,评审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竞赛期间禁止与队外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讨论赛题,但可以使用图书资料、互联网资源、各类计算机和软件等,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一届MCM就有70所美国大学的90个队伍参加,到了1992年,参与的学校已包括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189所大学,共292个队伍。主办方公布,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吸引了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370支队伍参赛。该竞赛已成为国际性竞赛,影响深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