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

如题所述

1、孙家鼐(1898.07-1900.00)

2、许景澄(1899.07-1900.07)

3、张百熙(1902.01-1904.02)

4、张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驹(1906.02-1907.07)

6、朱益藩(1907.07-1907.12)

7、刘廷琛(1907.12-1910.09)

8、柯劭愍(1910.09-1911.11)

9、劳乃宣(1911.11-1912.02)

10、严复(1912.02-1912.10)

11、何燏时(1912.12-1913.11)

12、胡仁源(1913.11-1916.12)

13、蔡元培(1916.12-1927.08)

14、蒋梦麟(1930.12-1945.09)

15、胡适(1945.09-1948.12)

16、汤用彤(1949.05-1951.09)

17、马寅初(1951.06-1960.03)

18、陆平(1960.03-1966.06)

19、周培源(1978.07-1981.03)

20、张龙翔(1981.05-1984.03)

21、丁石孙(1984.03-1989.08)

22、吴树青(1989.08-1996.08)

23、陈佳洱(1996.08-1999.11)

24、许智宏(1999.11-2008.11)

25、周其凤(2008.11-2013.03)

26、王恩哥(2013.03-2015.02)

27、林建华(2015.02-2018.10)

28、郝平(2018.10-至今)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官网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郝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5

1、胡仁源(1883-1942)字次珊,号仲毅,浙江吴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仙台第二高等学校。

此后留学英国学习造船,毕业于推尔蒙大学,回国后历任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京师大学堂教员、北京大学预科学长、工科学长,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校长,教育部总长,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等职。

2、蔡元培,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3、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生于浙江余姚。

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去台湾。

4、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46至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 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5、汤用彤(1893年6月21日—1964年5月2日),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孙 家 鼐 (1898. 7 ----- 1900. 春)
许 景 澄 (1900. 春 ----- 1900. 8)
张 百 熙 (1902. 1 ----- 1904. 1)
张 亨 嘉 (1904. 1 ----- 1906. 2)
李 家 驹 (1906. 3 ----- 1907. 8)
朱 益 藩 (1907. 8 ----- 1908. 1)
刘 廷 琛 (1908. 1 ----- 1911. 12)
柯 劭 愍 (1910. 12 ----- 1911. 12)
劳 乃 宣 (1911. 12 ----- 1912. 2)
严 复 (1912. 2 ----- 1912. 10)
章 士 钊 (1912. 10 ----- 1912. 12)
何 燮 侯 (1912. 12 ----- 1913. 11)
胡 仁 源 (1913. 11 ----- 1916. 12)
蔡 元 培 (1916. 12 ----- 1927. 7)
刘 哲 (1927. 8 ----- 1928. 6)
李 煜 嬴 (1928. 6 ----- 1929. 1)
陈 大 齐 (1929. 1 ----- 1929. 8)
蔡 元 培 (1929. 9 ----- 1930. 12)
蒋 梦 麟 (1930. 12 ----- 1945. 10)
胡 适 (1945. 10 ----- 1948. 12)
汤 用 彤 (1949. 5 ----- 1951. 9)
马 寅 初 (1951. 9 ----- 1960. 3)
陆 平 (1957. 10 ----- 1966. 5)
周 培 源 (1978. 7 ----- 1981. 3)
张 龙 翔 (1981. 6 ----- 1984. 3)
丁 石 孙 (1984. 3 ----- 1989. 8)
吴 树 青 (1989. 8 ----- 1996. 8)
陈 佳 洱 (1996. 7 ----- 1999. 11)
许 智 宏 (1999. 11 ----- 2008. 11)

参考资料:北京大學網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的校长有 :孙家鼐、许景澄、张百熙、张亨嘉、李家驹、朱益藩、刘廷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的校长有:严复 何燏时、胡仁源、蔡元培、刘哲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的校长有:汤尔和、钱稻孙;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的校长有:傅斯年、胡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校长有 :汤用彤、马寅初、陆平、张承先、聂元梓、聂元梓、杨德中、周培源、张龙翔、丁石孙、吴树青、陈佳洱、许智宏、周其凤、王恩哥。
第4个回答  2018-07-25
你好,北京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校长林建华教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