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买保险安全吗,应该注意什么?银行买保险收益高吗?

如题所述

一、在银行买保险靠谱吗?


倍领哥之前提到过“保险不骗人,是人在骗人”,因为所有的保障内容,保险合同已经清清楚楚地写明了。很多人不愿意看或者看不懂,所以才会在投保后出现和预期不符的情况。


之前我们在《保险销售渠道那么多,哪个才靠谱?》的文章详细介绍过各个销售渠道的差异。由于国人有储蓄的特点,银行“专业靠谱”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所以银行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卖起保险也是顺理成章的。


倍领哥也听银行的同业人员提到过,其实有些时候卖保险还是挺简单的,很多时候当面一次就能成交。倍领哥了解了一下,常见的销售误导可能存在如下3种情况:


常见陷阱1:夸大收益:


很多人去银行存定期,被工作人员推荐购买其他“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很多人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掏钱了。


其实这种更高的收益很可能包含了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分红险按高档分红演示收益,实际上分红是不保证的,有可能只有中档,甚至低档的收益。期望于分红获得高额回报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保险公司股东红利很高,而给单个产品却不分红。


所以如果过多的强调高分红,而不强调不确定性,结果几年后发现根据没赚钱,甚至比活期存款强不了多少。


常见陷阱2:不谈流动性


我们知道在投资中,有三个重要的指标,具体如下: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


保险的是可以媲美银行存款级别的安全性,而且又强调很高的收益,那么不用想,流动性一定是极差的。


很多大爷大妈去银行是存钱的的,却在销售人员的误导下购买了一份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保险),当过了2年去取钱的时候,发现根本就取不出来,真的着急用钱只能退保,而退保是有不小的损失的。所以如果大妈哭着说着急取钱治病,这时候就很扎心了。


常见陷阱3:飞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借助行内平台,私自销售未与银行达成委托销售关系的金融产品。更直白的说,飞单是是银行个别员工打者银行的幌子为自己牟利。


2017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给很多投资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最近几年飞单更多的发生在私募理财产品中。


二、银行买保险,先问几个问题:


保险很复杂,为了避免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建议大家在银行渠道购买保险时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买这份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无论任何情况下购买保险,都是要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有一笔长期不用的钱,想获得比银行定期存款稍高的收益,是可以考虑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保险的。倍领哥以**理财5号为例:


这是一款20年期的产品,在缴费的5年后,产品现金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保费,随着时间的增长,这款产品的收益也会越高。


所以如果这笔钱5年内可能用到的话,那么购买这份保险就很不合适。如果这笔钱是一笔5年内都不会用到的闲钱,则可以考虑。


2、我真的了解这份保险吗?


理财型保险只是一个统称,按照不同的产品类型,保险的收益构成也是不同的。正是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地方,而且几句话说不清楚,所以才给销售人员留下了误导的空间。


所以倍领哥建议大家计算收益时,首先需要区分哪些是保证的,比如:


现金价值:合同中明确约定,每年退保能拿多少钱;


固定领取:合同中明确约定,每年可以领多少钱;


保底利率:万能险会在合同中约定保底利率,通常为1.75-3.5%之间。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这份产品哪些收益是不确定的,比如:


实际利率:实际的结算利率,一般变化的区间是多少?


分红:这款产品的历史分红情况,分多少?


只有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一款理财保险,而不能一刀切的简单地说这个就比那个好,谁比谁的收益更高。


三、银行买保险,如何保单验真?


我们知道银行现场销售的保险一般都需要进行双录(录音和录像),通过柜台出单的保险都是可追溯的。可能有些朋友购买了保险,想了解这款保险的更多信息,那么倍领哥看看一般有哪些办法能查到?


方法1:保险公司查询


官网查询:保险公司官网一般都会有保单查询的功能,可以方便投保人查询保单信息和验证真伪。下图是今年刚成立的某保险公司,同样在官网提供了这项功能:


客服热线:大家也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和验证真伪,客服会为你进行验证。


方法2:保监会网站查询


通过保监会网站菜单栏依次点击:“办事服务”——“备案产品查询”——“人身险产品”,选择具体的保险公司后,就能看到具体的产品名称了。


方法3:保险业协会网站查询


通过保险业协会网站菜单栏依次点击:“服务平台”——“保险产品库”——“人身保险产品条款信息公众多维查询”,可以查看产品的具体合同条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