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上学前班吗?纠结是幼儿园大班还是学前班

如题所述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上学前班。

在幼儿园阶段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孩子还能更好的成长。


看幼儿园学习内容

幼儿园不仅仅是玩乐,更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幼儿园就是带孩子去玩的。实际上如果家长真正关心孩子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内容,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这种认知完全是偏差的。

从培养能力上来说,幼儿园教育会关注和培养到孩子的团体意识,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个人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审美,沟通交流,同龄人相处能力,思考,记忆,交友……真正做到了玩中学。

幼儿园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既然是学校,知识学习就不可避免。其实在幼儿园小班阶段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一些儿歌,诗词背诵,认读常见字等。到了中班之后。你就开始学习数字和数字的书写,到了中班下学期更会学习到数字5以内的加减法。

语文方面会认读一些常见的字词,常见笔画书写,如何握笔,古诗词背诵内容增加。甚至家长最为担心的拼音问题。会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学习。如果能把幼儿园内学习的都能够掌握,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到了小学一年级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家长声音】
反对:“抢跑抢那几步没什么用”陈先生的孩子即将上中班,他表示:自己绝不让孩子上学前班,就读大班。“提前上和正常上有什么区别?抢跑抢那几步没什么用的。”陈先生从事教育工作,他表示自己办公室里很多同事的孩子都是上了大班直接上小学,没上学前班,“我们听心理学家说,所谓的早教、学前班,都只是让孩子领先个几个月,几个月以后都一样了。学前班学得半生不熟的,等再上一年级了,孩子也不会认真学。”
接受采访的付先生认为,读学前班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孩子多玩玩多好啊,上学前班了孩子就玩不到了。孩子学得累,很辛苦。”他问一旁即将上大班的女儿,“想上学前班吗?”孩子摇了摇头。无奈: "还有其他选择吗”“学前班一节课40分钟,一天五节课。但是想到幼升小的入学考试,除了不上班自己教孩子,我还有其他选择吗?”徐女士觉得自己很无奈,虽然她认为上学前班确实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网名为songing77的家长在微博上抱怨:“儿子开始上学前班了,一直不太愿意去,人太多,环境不太好,下课也只能坐在位置上,卫生间不能随便去,因为只有两个老师,40多个孩子,怕出问题。回家后家长也只能贫乏地问:今天表现好不好?得了几朵小红花?认识几个小朋友……总觉得对他有亏欠,但想到上学不也是这样子吗……”


【专家之言】
育儿专家卢欣:综合能力培养很重要

海归育儿专家卢欣认为,家长首先要明确幼小衔接(学前)班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专业的办学机构开办的幼小衔接(学前)班注重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这种快乐教学法及相应综合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更有益。”
她介绍说,有调查发现那些在学前就掌握大量知识的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厌学。扎实的知识基础反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会更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与老师互动,从中体味学习乐趣,将知识掌握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延伸,进而品学兼优。
在卢欣看来,无论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的大班,都不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是应该包括做人、学习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全方面位提升。“父母要做的就是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和孩子多互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得到加强。”卢欣同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对备选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办学业绩、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口碑等进行综合对比,然后再从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交通是否便利等方面考虑,并要对拟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教育专家胡波: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要得多
“如果孩子读学前班,仅仅只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种方式不是很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作家胡波说。
“重复的知识学习,幼儿可能会降低学习兴趣。对世界充满着求知欲、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内,学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是个好现象吗?这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太简单了。”胡波认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分数重要得多。“有一个前十名现象(指在社会中成就事业的大多并不是在学校中成绩排列前十名的学生),很多特别出色的孩子,不是第一名。很多家长总是给孩子灌输第一的概念,孩子的后劲不足。关键在于孩子学得轻不轻松。孩子读了学前班,如果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副作用更大。”
相比于学前班,胡波认为让孩子上大班更好。“按照比较正规的幼儿园来说,它会对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探求心理有一定的培养。说到底,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根基,包括孩子品格形成、与人交往、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如果家长给孩子报的是学小学知识的提前班,我觉得是毫无必要的。”胡波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3

关于“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或者“学前班对孩子成长教育到底好不好?”的问题,是很多家有适龄儿童的年轻爸爸妈妈普遍关注也普遍感到纠结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没必要上学前班


第一点:学前班到底好不好?

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的五个方面的治理任务:一是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二是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三是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四是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五是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文件中还特别强调指出: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从以上文件规定可以看出,学前班不是必须的。从实际经验来看,学前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弊大于利”的。

第二点:学前班为什么不好?

有实际经验的老师或者对孩子学前班教育有所思考的家长都有体会:学前班或者叫做幼小衔接班,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影响是负面的。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持。经济利益的驱动,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学前班缺乏正规统一的教学管理、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师资队伍也是参差不齐,很多任课老师不但连教师资格证书都没有,甚至很多连教育学专业都不是,对教育规律、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是不具备的。此外,不少学前班为了更快地展示出教育成果,为了尽可能大的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容易急功近利违背孩子学习规律的,进行拔苗助长式地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孩子们掌握和学习的知识是非常简单的,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知识的吸引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会慢慢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但上过学前班的孩子,简单知识的重复学习,容易滋生自满思想,不按照老师的引导学习,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

三是不利于小学教学秩序的保持。部分孩子都上过幼小衔接班,有些知识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教育进度,影响到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从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的五个方面的治理任务,正是教育部认识到学前班对正常教育秩序带来的危害而出台的专门规定。


如果我的孩子,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会让他一步一步的走,让他继续上幼儿园大班,而不是让孩子去上学前班。

孩子上幼儿园和他走路一样,只有一步一步的才扎实,并且幼儿园三年接触的教育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还是要接受完整的幼儿园三年教育比较好,并且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学前班这一说了,比如我们这里的幼儿园只有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等大班上完之后就可以直接上一年级了,根本不用再上继续上学前班了。

当然我可以理解家长这里说的学前班就是让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提前学习小学化知识,避免到了一年级之后学习跟不上,所以这里所说的学前班也就是我们这边的幼小衔接班。

但是这个幼小衔接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要上的,因为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他没有必要去上这个幼小衔接班,上了反而对于他不好,但是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所以到底有没有必要让孩子上这个幼小衔接班还是要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定。

总结:不上学前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拒绝内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7
不冲突的,先上大班再上学前班的,学前班是指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之前,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而报的学习班。大多数学前班开设有音乐、表演、珠算等课程;学前班存在的最大意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将来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3个回答  2021-07-17
肯定有必要啊,现在都是大班,小班,中班,带娃娃一样,因为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玩,还要上班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