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现实,能解决问题吗?

如题所述

“一遇到害怕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想要逃避,不想面对”怎么破?

1

逃避现实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

诗人顾城曾在诗里写:“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因为惧怕困难而退缩,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在懦弱中虚度光阴,最终碌碌而为,这样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吗?

治愈系日漫《无限》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逃避的故事,它的另一个片名《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很好地说明了影片的主题。

其实,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挫折和烦恼,我们在人生的某一霎那,恐怕都曾有过不想做人的念头。

就像《无限》中的女主人公无限,为了逃避现实,她变成了一只猫。躲在猫的躯体中,享受着和喜欢的男孩日之出在一起的快乐。

只是,过度逃避现实的无限,因为内心对做人的排斥,导致她将要承受“永远成为猫”的后果。

选择了逃避这条路并没有比较好,女主人公无限仍然要面对另一个困境:做人还是做猫?

作家安·兰德曾说:人可以逃避现实,但无法逃避这么做的后果。

做人不易,但逃避现实也非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影片中的无限一样,我们始终都要回到现实,勇敢面对人生,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遇到害怕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想要逃避,不想面对”怎么办?

2

大脑结构造成了习惯性逃避

遇到问题或困难就习惯性逃避,这和我们人类的大脑结构有关。

当有一个陌生物体向我们飞来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是因为缘脑的阻碍机制:

缘脑会在第一时间判断陌生物体是不安全的,然后立刻阻止信息进入大脑。

因为时间上来不及让信息进入大脑,再进行思考判断,所以它发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让我们立刻躲开,来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如果飞来的物体是朋友踢过来的足球,我们就不会逃避了,我们会接住,或是踢回去。这是因为我们对足球并不陌生,它不会触发缘脑的阻碍机制。

人脑的所有分区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确保生命安全。而缘脑充当的是信息过滤器,将新的信息与既有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如果得出的结论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同类信息曾经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缘脑就会开绿灯,允许这条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等待进一步深度处理,而我们也会感到愉悦,产生处理这条信息的动力。

比如说,你曾经成功地解决过某个问题,那么以后如果你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会更有信心去解决它。

同样,如果你曾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那么以后,缘脑在接收同类信息时,或许会亮红灯,试图拦截这一信息,以保护我们不再受到同样的负面影响。

缘脑的这种工作原理会让我们越来越抗拒困难,这导致我们:

“遇到害怕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会把它丢一边,一直不去做,甚至是想都不去想。”

而逃避的结果只会让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我们也就越来越不想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

打破习惯性逃避,需要做到这3点

如何打破逃避带来的恶性循环呢?

说服你的缘脑,把“害怕或不愿意做的事”所引发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

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① 把踏出第一步变成开心的事

经济学家卡罗琳·韦伯认为,当你很怕去做某件事时,不如把你想要逃避的事和期待的事绑在一起,把踏出第一步变成一件开心的事。

你可以用一个“如果......就”的公式来实现它。

比如说,如果午饭吃到爱吃的饭菜,就花一点时间思考那件正在逃避的工作;

如果今天看了那部非常想看的电影,就花半个小时开始做那件害怕做的事。

把想要逃避的事情和你所期待的事情绑在一起,通过小小的奖励,把你曾经想要逃避的事情和积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让你的大脑觉得你要做的事,其实是一个个享受的机会。

② 开启“自由切换”模式

不要害怕麻烦,大部分的麻烦其实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因为人类天生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夸大我们可能面临的困难。

不如把那些负面情绪先抛到脑后,开启“自由切换”模式,大胆进行各种尝试,看看会遇到什么问题,再看看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逃避往往是基于不了解、不确定而产生的,当你开始熟悉一件事之后,你多半会发现,之前的担心和抵触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③ 做擅长的事情来鼓励自己

面对自己害怕或不愿意做的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最好的顺序是,先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当你觉得自己有挫败感的时候,你会停下里,转身寻求安抚,这时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来鼓励自己。

安抚自我是很重要的,但安抚过后,你要再次转过身来,继续投入。

随着你持续地投入,你会越来越能掌控这个事物,你会越来越专注于其中。

当你能够专注于其中的时候,你也就不再害怕这件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8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止痛,减轻疼痛。
首先明确一点:挫折已经发生了,不能扭转过去。
知道这点之后我们就应该开始思考应该怎么解决挫折之后产生的更多问题。
既然挫折已然发生,那我们只能接受现实。对于挫折本身我们能做的只是将挫折带来的影响最小化。
结合这个问题本身,大学毕业证问题导致的社会工作和家庭环境问题也好,如果选择了流浪10年,这样无非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糕。但是如果选择欣然接受这个现实,老老实实跟家里人坦白,然后开始着手思考以后的出路,这样就是一个更好的明天,而不是越来越糟糕。
卒章显志,遇到挫折总有失败,你应该做点什么让伤害最小化,。我不知道直接与主对决能否让问题解决,但是我知道的是什么都不做,只会让问题变得更淡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