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充满激情18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6
一、教师的激情是课堂充满激情的源头
试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苦难与挫折,都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挖掘教材,注重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点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
二、充分的引导调动是课堂充满激情的导火索
向 45分钟要效率,这是新课标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怎么要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兴趣,进行引导,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学习。我常调动学生:课前的歌声要响亮;上课的坐姿要有样;发言的声音要洪亮。我调动学生如此,那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要充满激情,这样可以润色我们的课堂,催化学生学习的效率。“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了。
三、幽默的语言是课堂充满激情的催化剂
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在一节课45分钟都能集中。那么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用粉笔来一次准确的投掷?还是怒不可遏地训斥一顿?这些做法都会让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吗?有,那就是用幽默的语言来侧面提示!
当我正兴致勃勃地讲着课,忽然发现一名学生正在偷偷摸摸的吃零食。我故做姿态地来了一句: “哎呀,我发现教室里来了一只‘小老鼠’,嘴边还挂着辣粉丝呢!”学生面面相觑,疑惑地互相观望,接着,教室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自然,那个同学偷吃的小动作也就停止了。
当然,我使用的幽默的语言不是在批评那个偷吃的学生,丢他的面子,也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是在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领悟到 “笑外之音”。
语文,是博大精深的,语文的教学艺术也是个有待挖掘的宝藏。在**常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四溢的课堂,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激情,陪伴孩子们度过每一段幸福快乐的 45分钟!
时光荏苒,踏上教坛,十几个春秋如白驹过隙。回眸这十几年的教学历程,可以说如孩童学步,歪歪扭扭、坎坎坷坷。当过“搬运工”(就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搬到教本上,再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而学生呢,也被培养成一批“小搬运工”,他们把老师抄给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搬到试卷上。)做过“油漆匠”,(就是把别人编好的教案抄写下来再拿到自己的课堂上用,就好像用师傅调好的油漆刷自己的墙。也不管自己的“墙”适合不适合别人的“油漆”。)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走了不少弯路,以至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不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只是一味地学习“教什么”,“怎么教”,而不是研究教学生“怎样学”,心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高耗低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