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跟中国的关系怎样?

如题所述

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互利合作。

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能源利益、地缘政治利益四个主要方面。

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始终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一是“以邻为善、与邻为伴”,力求“睦邻、安邻、富邻”。在长达近30年的相互关系中,中国始终以和平手段处理与中亚国家关系,致力于通过全方位合作巩固与中亚国家的相互信任,从未动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平共处与睦邻友好的外交实践最终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那就是“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和合作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相互尊重各自根据本国历史经验和国情选择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道路的权利”等。

二是与中亚国家相互尊重,从未恃强凌弱。无论是在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军事实力等方面,中亚国家与中国都具有较大差别,基于长期的历史记忆,它们一度曾担心中国会像某些大国一样对其颐指气使、动辄施压。

但中国自始至终在政治上对中亚国家平等相待,在安全和经济上充分理解中亚国家的合理关切,在文化和心理上切实体会中亚国家的感受和需要。正是基于此,中国在中亚国家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2018年11月13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出席第四届阿斯塔纳俱乐部会议时,公开驳斥所谓“威胁论”,并表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1700公里共同边境,我们没有感到任何侵略、任何压力、任何‘大国家长’作风”。

三是支持中亚国家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充分理解和尊重中亚国家普遍奉行的“多元平衡”外交。冷战时期,中亚作为一个封闭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区域无法广泛地参与到世界体系当中。

USSR解体后,作为新独立的国家,中亚国家只有更全方位地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只有更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发展和繁荣。中亚国家的这些诉求得到了中国积极的支持。

中国支持中亚国家广泛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机构并帮助它们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上,中哈石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欧洲西部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为中亚国家更便捷地融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与此相关联的是,中国从不谋求在中亚地区建立所谓的“势力范围”。一直以来,中国与所有中亚国家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积极参与中亚区域合作,其目的在于开展地区合作,而不是把中亚当成自己的“后院”。

中国不想与其他任何国家争夺中亚地区的主导权,愿意和包括俄罗斯、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为了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促进中亚经济发展开展建设性的合作。正是基于此,中国充分理解多边平衡外交对于中亚国家的战略意义。中国相信,无论何时,中国都是中亚国家可以依赖的重要战略伙伴。

四是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零和游戏”,致力于用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在中亚地区出现的各种矛盾。由于复杂的历史、宗教、民族、部族等传统因素以及现实中的经济发展失衡、领土边界争议以及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中亚国家之间存在诸多分歧与矛盾。

加之自USSR解体以来,世界大国和地区性力量积极在这一地区扩展各自影响。因此,中亚地区的利益关系是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基于此,中国对中亚的政策十分谨慎,始终遵循非对抗原则,不赞成把中亚地区看做“大棋局”,也反对所谓“大博弈”在这一地区重演。

但与此同时,“非对抗”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和利益。中国在中亚地区既要保持原则的坚定性,也要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是致力于在中亚建设“和谐地区”,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2006年6月,中国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峰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要把中亚地区建设成“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这是中国首次把“和谐地区”这一理念应用到具体的地区外交实践中。

在中亚地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中亚地区,中国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坚持共同安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安全观;在中亚地区,中国第一次进行了参与建立新型地区合作组织的尝试。

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但无意将其发展为军事政治集团,不希望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东方的北约”。这么多首创性的概念和实践首先运用于中亚,说明中亚在中国对外政策的理念创新与政策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