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考试重点、急用、好的加分、谢谢!!!

高中地理必修二考试重点、
考试会考到的、要掌握的、比较重点的
急用、好的加分、谢谢!!!

一、人口与城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2)根据资料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率”的数值特征。
(3)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
(4)根据资料分析当今世界主要的人口增长率模式。
(5)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
(6)运用图标说明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7)运用资料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与负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3)通过具体实例或数据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了解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原因。
国际上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新特点比较;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式、流向比较;出现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现象分析。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2)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
(3)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了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根据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地域形态的影响。
(3)了解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形成原因。
(4)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5)根据有关理论分析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6)了解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等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7)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和形成原因。
(8)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
(2)理解城镇地理位置与城市规模及其扩大的关系。
(3)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等级划分。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中心商务区、工业区、住宅区、文娱区等的分化是依据怎样的区域的区位因素呢?上海市中心商务区,将浦西的外滩与浦东的陆家嘴连接起来。首先考虑历史因素:保持了原金融贸易区,而又通过便捷的交通联系建设了新区。同时,在历史上有较高声誉的外滩附近新开辟金融贸易区,作为社会因素的知名度是该区域的区位因素。不论是市场还是交通条件,该区域均为最优,经济条件的影响也较为突出
(2)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举 例: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建筑物的高低。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城市则大不一样,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
(3)、一些经过规划后而建设的城市,其城市格局无论是建筑物的单体与组合,还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都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与含义。例如,我国具朋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4)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折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例如,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多利用水体表现城市特色,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例如美国芝加哥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例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
(5)、印度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与当地宗教信仰等有关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影响因素。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0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方向
人口流动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城市化的标志和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农业地域类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为例,经常考到)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为例)
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因,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可持续发展(开源节流的措施各四条,虽然考试不一定考到那么多,但自己应该要背牢,万一考试紧张忘了一两条呢?
第2个回答  2010-08-20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结构(考试必备!)
http://wenku.baidu.com/view/2e4185ccda38376baf1fae24.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12
请问您上高几了?根据我个人经验,一是大气压图或气压梯度力;二是时差问题或者经纬度这块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