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如题所述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即visceral motor nerve ending,是植物神经元控制下的生理结构。这些神经元通常通过两个阶段传递信息:首先,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侧角或脑干核,其轴突称为节前纤维,接着传递到位于植物神经节或神经丛的节后神经元,其轴突称为节后纤维。这些节后纤维分布在内脏器官、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细胞上,形成神经末梢,这些传出纤维多数为无髓神经,直径小于1微米,结构简单,末端分支形成串珠状的神经终末小结,附着在目标细胞上。


串珠膨大部分,即膨体,直径一般在1到2微米,是神经元与效应细胞建立联系的关键区域。一个植物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形成约30000个膨体,这增加了神经递质释放的面积。在电镜下,膨体内部可见突触小池和线粒体,其轴膜是突触前膜,与效应细胞的膜(突触后膜)相对应,其中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突触间隙通常为15到20纳米,但也存在远距离突触,即间隙超过80纳米,这种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通过扩散产生效应。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神经兴奋传递到末梢时,会引发平滑肌收缩、心肌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活动。



扩展资料

为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器官和组织内。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又称传入神经末梢,接受外界和体内的刺激。运动神经末梢又称传出神经末梢,把神经冲动传布到肌肉和腺体组织上,使它们产生运动和分泌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