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人们会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夜,家里家外都会打扫干净,贴门神、春联、年画、窗花和福字。人们还会换上喜庆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通常会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和糖果等。此外,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活动也是春节的重要内容,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有看花灯、吃元宵、舞龙、舞狮子等习俗,各地庆祝方式不尽相同。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不起火烧饭,只吃冷食。寒食节起源于古代,是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后来,寒食节的风俗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活动。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人们会扫墓、踏青。清明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一天,人们打扫祖先的墓地,寄托哀思,同时也会进行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人们会进行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等活动。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人们会放河灯、祭祖、焚纸锭等。中元节俗称鬼节,是祭祀先人、放水灯等活动的重要节日。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中秋祭月是古老的习俗,人们设香案,摆祭品,以月寄情。
10、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登高、插茱萸。重阳节是庆祝秋季的重要节日,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1、冬至:每年12月21、22或23日,人们会吃饺子、汤圆、羊肉汤等。冬至是冬季的开始,也是祭天祭祖的重要节日。
12、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会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等。腊八节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也标志着春节的临近。
13、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人们会除尘、吃灶糖。祭灶节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也是过年的开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