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交流互鉴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什么

如题所述

文明的交流互鉴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什么:全人类共同价值。

增强中华文明的方法如下:

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最关键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化观、价值观,对世界各国都有借鉴意义,千百年来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我们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弘扬好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我们也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深化同第三世界国家交流互鉴,努力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价值指引。

不仅有助于展示好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更能为回答好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华文化强起来,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不断前进。

中华文明起源:

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资料与研究表明,5800年至53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文明灿若星斗。良渚古国遗失后,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中心。

早在八九千年前,中原华夏族就开始了农耕实践。中原地区发现了可以说是整个黄河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遗址,

就是距今约八九千年左右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这里出土了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表明农耕文化已经确立,并有了一定发展。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南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按照西方对文明起源的定义,中华文明发源于3000年前。而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发现表明,

尽管华夏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由于地理的原因处在东亚地区,是相对独立、自己摸索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古国时代”的晚期,华夏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其他外来文明有了接触。“良渚文化”实证了华夏文明五千年,良渚距今约5300~4300年,大体与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同处一个时代。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华夏先民分为大大小小许多个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燧人氏、太昊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有巢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