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德国歌剧舞台上,意大利歌剧曾占据主导,但随着凯泽尔的去世和汉堡歌剧院的关闭,英国的民谣歌剧趁虚而入,《乞丐歌剧》的引入使得德国出现了新的艺术形式——德国喜歌剧。这种歌剧形式借鉴了民谣,将歌唱与说白融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音乐风格朴素却富有感染力,音调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色。
约翰·亚当·希勒,德国歌唱剧的先驱,于1752年创作的《妇女之变》和1770年的《狩猎》是这一剧种的早期代表作。希勒的《魔鬼出笼》改编自《乞丐歌剧》,在1766年于莱比锡首演后,引发了德国各地对歌唱剧的热爱。1778年,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成立,正式确认了德国歌唱剧的地位。希勒的作品融合了英、法、意喜歌剧的特点,采用德国民族歌曲,不少作品转化为独立的民歌。
进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莫扎特的《魔笛》和《后宫诱逃》,以及韦伯的《自由射手》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角色性格和剧情冲突,推动了德国歌唱剧的艺术升华。奥托·尼科莱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1849年在柏林的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剧以其精炼的剧本和优美的音乐结合,至今仍深受喜爱,被誉为当时的经典之作。
喜歌剧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这些国家的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