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怎么引起的?

痛风是怎么引起的

概述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形成。痛风患者早期积极降尿酸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脏器损害。

疾病分类

原发性痛风

占绝大多数,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多为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具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继发性痛风

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铅中毒以及使用呋塞米、乙胺丁醇等药物引起的痛风。

特发性痛风

此类痛风原因不明,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以及尿酸盐肾病和硝酸盐尿路结石等情况。

病因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一般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结晶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而导致痛风。

主要病因

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患者尿酸发生排泄障碍,或者生成尿酸过多,使体内尿酸增高,可导致痛风。

其他疾病

如Ⅰ型糖原贮积病等可导致尿酸代谢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尿酸生成过多;慢性肾脏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

药物因素

如味塞米、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导致继发性痛风。

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为1%~3%,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其中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比例为15:1,而且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人群。

    好发人群

    有痛风家族史,如直系家属有痛风的发作病史,痛风几率比正常人几率要高。

    60岁以上本身肥胖的男性或绝经以后的女性患者。

    本身有一些基础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长期嗜酒、长期喜欢吃大量肉食,并且饭局比较多,应酬比较多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9

第一、痛风疾病的出现往往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在平时如果不加注意的话,就比较容易患上痛风,这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诱发痛风的原因。

  第二、痛风的出现与饮酒过度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因为患者体内的雌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如果过度饮酒的话,就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这样发生痛风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提醒大家在平时尽可能的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像海鲜、啤酒还有白酒等一定要谨慎选择。

  第三、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是诱发痛风的因素之一,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脑、心、肾、鲭鱼、沙丁鱼以及鱼子、干贝、蚧贝、酵母等,因为人们在吃了这些食品后,其实就等于摄入了大量的嘌呤物质,体内嘌呤的分解就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如果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发生障碍的话,时间长了就会诱发痛风。

  第四、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往往都比较大,很多除了照顾家人外,还要熬夜加班,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这样患上痛风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

  第五、在饮食上不注意也是导致痛风出现的一种常见原因。

  综上所述,生活当中的很多因素都会诱发痛风的出现,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尽量让自己远离这些诱发因素,以降低痛风的发生几率,当然,在确诊痛风疾病后,患者也应该从上述这些方面加以调整,再加上平时的药物控制与治疗,那么痛风疾病就会远离我们。

第2个回答  2021-11-23
痛风是一种单胺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代谢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是由于体内负责分解尿酸的酶活性不足引起体内尿酸堆积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等处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痛风病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有痛风病家族史的人,若不注意吃喝,就容易得痛风。这是因为体内缺乏一种酶,不能将蛋白质完全分解,嘌呤在体内聚集过多,血中尿酸也增多而结成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炎症因而产生剧痛。
二、重男轻女:痛风患者男女发病比例为20比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在临床上,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3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如今许多年轻人爱吃生猛海鲜,喝啤酒,因此极易招惹痛风上身。
三、生活无规律:有些年轻人生活毫无规律,常常是通宵达旦。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方式,都会打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代谢失常,加重体质酸性化。
第3个回答  2021-11-23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一般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结晶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而导致痛风。
主要病因
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患者尿酸发生排泄障碍,或者生成尿酸过多,使体内尿酸增高,可导致痛风。
其他疾病
如Ⅰ型糖原贮积病等可导致尿酸代谢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尿酸生成过多;慢性肾脏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
药物因素
如味塞米、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导致继发性痛风。
诱发因素
药物因素
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诱发痛风。
摄入高嘌呤食物
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如贝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摄入可被身体分解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较高,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
第4个回答  2021-11-23
  1、遗传因素
  造成痛风的原因之一就是遗传因素。痛风属于是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说有痛风病家族史,那么患上痛风的几率会比普通人要高很多。这类有遗传倾向的人体内缺乏一种酶,以至于无法排出尿酸,从而使尿酸堆积在体内,血液当中的尿酸增多之后会形成结晶,并堆积在关节内,诱发痛风。
  2、肥胖
  痛风的发生和身体肥胖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肥胖很容易引起痛风,因为人的体表面积越大,血尿酸的水平就越高,所以肥胖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要比一般人高得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痛风。
  4、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着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说长时间熬夜以及过度疲劳,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身体异常代谢,也会使体质偏酸性化,引起尿酸失常,最终诱发痛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