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小常识

如题所述

1.幼儿园户外活动安全问题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是公众教育,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灵活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所以首先先要明确幼儿园户外活动都有哪些安全问题,只有明确所有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控制。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问主要有意外受伤、人身安全等。
  1.1户外活动意外受伤
  孩子们的户外互动,经常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游戏,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意识和活动,由于活动,也出现了意外伤害,像跌倒,碰伤等,像异物卡住身体,像戒指、铁环卡手的情况,被卡的绝大多数是小孩。
  1.2户外互动的人身安全
  例如冬季的气温下降导致湖面结冰,但厚度普遍不够而且不均匀,极易发生危险。还有像私自玩火导致的火灾或者烧伤等,还有在活动过程中意外的交通安全等。
  2.幼儿园户外活动老师应做好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教师还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在参与户外活动的孩子,一旦有安全隐患或是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并帮助其纠正和引导,这样就可以保证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工作。
  2.1场地保障
  为保障幼儿安全,教师应在开展活动之前对活动范围和活动场地进行考察。场地使用的不合理性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有的场地不规则且障碍物多,这样的场地不适合进行跑步的练习;有的场地过硬,不适合进行跳跃练习等。教师应根据场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活动,不可盲目练习。
  2.2器械保障
  幼儿园应该努力为幼儿提供适宜而丰富的器械,并对活动器械经常性地进行检修,及时消除隐患。第一,器械应分类摆放,方便幼儿取送,避免因混乱而导致的幼儿受伤现象;第二,丰富器械的种类,避免幼儿因争抢而发生危险;第三,投放器械的场地大小要适当,这样可以方便教师指导,还可以避免器械伤人的现象;第四,教师在使用新器械前应提前加以指导,避免幼儿因不正确使用而发生危险。
  2.3常规保障
  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应重视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常规培养,常规内容主要包括器械的拿放常规和器械的使用常规。幼儿还应对教师的指令及手势有一定的反应,调节自己活动的常规。为使常规能被幼儿接纳,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强化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常规意识,在活动小结中常规情况也应进行总结。
  2.4观察保障
  在户外活动中,由于场地开阔,且幼儿处于分散状态,而且一些大型运动器械阻碍了教师的视线,使教师不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所有幼儿,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松警惕。为确保户外活动中幼儿的安全,教师应进行有效的观察,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观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2.5交通保障
  如果幼儿园户外活动进行的时候要通过公路的话,就要时刻注意孩子们的交通保障。首先可以在室内教学时教导幼儿学习交通规则,例如:红灯停,绿灯行等。提高幼儿的安全交通意识,另一方面在过马路时,老师要时刻关注所有同学,及时提醒所有同学安全通行。
  2.6纠纷保障
  幼儿在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时,难免发生纠纷。老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合作性的活动,例如两人三足游戏,将两个有纠纷的孩子有意识的安排在一起,同时老师给他们在活动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共同思考,共同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
  3.“家园合力”助推户外活动安全
  幼儿园可以通过座谈会、观摩活动、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家长在入园、离园之时应随时关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以至发现安全隐患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地排除。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要对好孩子的服饰穿戴,穿戴的服装、鞋子等认真检查,一定要保证所有服饰适合进行运动,家长应避免孩子带危险物品入园以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家长要随时随处对孩子进行安全常识的教育,使安全教育做到家园同步,增强教育实效性。另外当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自护后,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进行主要夸奖,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并让更多的幼儿分享好的方法,是他们的自护方法发扬光大,让学生们学习更多的自护方法。但是在活动中一旦有不安全的动作出现,家长或者老师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就会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幼儿的户外活动安全任重道远。需要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合力,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们能自由地翱翔在户外活动的苍穹之上,我们一定要敲响安全警钟,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
  总而言之,幼儿园做好户外活动的安全保障以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幼儿园做好户外活进行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以及家长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护能力,并且还应该学会放开手中的线,让幼儿学着自我保护,飞得更高更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幼儿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应先排除活动场地不安全因素。查看一下活动器械是否损坏,避免发生意外。穿得太多的幼儿要提醒稍微减少衣物方便运动。

2、活动前要热身上午十时和下午三时为幼儿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我们尽量安排孩子在这个时间段里面进行运动。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身体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后,再做强度稍大的运动,避免扭伤和拉伤。

3、在活动中要掌握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对于出汗量大的幼儿和体弱儿,活动时可给他们背后垫一块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动后着凉。

游戏对幼儿有什么好处

1、游戏提高儿童的探索力和观察力,儿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的物。儿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肢体的活动能力,而游戏是身体和心灵共同参加的学习。人的大脑思维的灵活性是与肢体手脚的灵活性相联系的。一个行动迟钝、呆板的孩子不可能学习超群。

2、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身体运动的参与,使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儿童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发展了运动能力,再根据已经提高的运动能力提高游戏内容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其运动能力。

3、游戏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儿童来说,不能指望通过阅读图书、通过成人讲述就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以及动作来进行思考的。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