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远嫁时,父母说断绝关系,结婚那天母亲找来一排豪车,她为何要这样做?

如题所述

01

越是长大,你就越是能够发现,那些真正能够让你任性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任性的后面支撑着的是无私的爱。

而能够爱你不计回报,除了父母,可能这个世上你真的难以寻到第三个人。

可是,年少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明白,大概是因为这份爱从未远离,也或者说是有恃无恐吧。

她人生中第一次忤逆父母,便做了一件最为离经叛道的事:父母不同意她远嫁,她偷了家里的户口本,悄悄和对方走了。

那时的她23岁,性子单纯,没有吃过什么苦,以为这个世界上尽是美好的人和事,自然也看不透爱情背后的利益和人情冷暖,她只知道的是:所爱隔山海,山海皆能平。

如果连山海都能平的话,父母的反对又算得什么呢?

况且,在她看来,对方的条件不错,婆婆也喜欢她,允诺结婚以后一定把她当作闺女对待,她就尽数相信,反而反过来怪家里的父母不讲人情。

在她的眼中,父母成了阻碍她幸福的拦路石,她不明白:如果是为了我好,怎么能够看着我不幸福呢?

她的母亲说:“妈就是想你幸福,所以才会为你考虑得更多。”

父母的话,全部在她这里成了耳旁风,不管母亲如何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述说远嫁以后的种种悲喜,她都无动于衷。

她钻进了一个死胡同:“真要是为了我好,就应该让我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然后想了想,再加一句:“真是两个老古板。”

她和自己的老公,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认识的,最初是始于一见钟情吧,后来发现两个人性子也比较合得来,如此,她就认为这一定是真命天子。

谈了接近两年的恋爱以后,他们关系依旧很好,彼此都想成为生命里的另一半,于是他先带着她回去见了父母。

02

一切都很顺利,他的父母虽然一开始对儿子娶个外地姑娘有些不满,认为不太靠谱,但看着儿子比较坚持,很快妥协。

包括她去家里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为难,对她客气相待,走的时候还给她包了两千的红包,她认为他的父母好相处,结婚以后应该不存在婆媳矛盾,彻底放心了。

却没想到,一直在催着她相亲的父母,听说她找了个外地男朋友的时候,拒绝的态度无比坚决:肯定不行。

甚至,当男友带着东西,第一次去她家里的时候,她的父母都用同样一种方式表明了立场:走人。

她的男友是中午到的,母亲在临近中午时出门去小姨家里了,直到晚上才回来,父亲也说有事不在,她不会做饭,还是她男友自己做的饭。

原本她的父母是希望这个男生能够知难而退,但是他没有。并且,父母的态度在当时惹恼了她,认为他们太过分。

她义愤填膺,说她明白父母的想法。

一直以来,她的父母找人给她介绍另外一半的标准,最大的条件只有一个:一定要离家近,离家越近他们越是满意。

她道:“我妈恨不得我就嫁在我们小区里面,吃饭的时候打个电话,我就能回来。”她很无语,认为现在交通方便,不管去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直到最后,她也没有和父母达成一致意见,不管她如何说他好,会给自己幸福,她的母亲都只有一个态度:远嫁不靠谱!

她要是说得再多,母亲就会发火,说她是胳膊肘往外拐,长大了就不听他们的话。她听得心里烦闷,不想和他们过分争执。

但心中的爱情,她也从未放弃。

03

吵得最凶的时候,父母说要是她坚持这样做的话,以后就断绝关系,这句话没有吓到她,她说那就断绝关系吧。

她把这句话说出口时,也没有想得更多。

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都说她脾气好,性格好,但只有她自己明白,不好和固执的一面,唯有她的父母见到过。

就像她和母亲闹矛盾的时候,总是喜欢不吃饭,母亲说:“那你以后都不要吃我做的饭。”

她也从来都是道:“不吃就不吃,以后都不吃。”

但只要饿了一顿,哪怕是她的错,母亲还是会来道歉和说好话,哄着问她想要吃什么,她去做,而她还会坚持着自己的固执一会儿,但最后却没忍住饭香。

为了爱情,她还是坚持了远嫁,担心父母不给户口本,悄悄带走了。她不敢去猜测父母知道后会有多伤心和失望,只是想着时间长了,应该他们就会释然。

是的,饶是父母说了狠话,她依旧相信他们会原谅自己。只是她没有想到,父母的原谅来得这么快,她原以为至少需要一年半载,却也不过是须臾数月。

因为她结婚的那天,说不来的父母还是来了。

她描述起那天的场景,永远记忆犹新:“当初坚持远嫁时,父母说要断绝关系,结婚那天看到一排豪车,我哭了。”

其实,他们不同意她远嫁,并不是忽略她的幸福和欢喜,而是担心这个唯一的女儿走得远了,以后有事的话他们不能及时出现。

开着豪车来也不是他们好面子,而是想给女儿撑场面,想用这个方式来告诉她的婆家人:我女儿娘家也是有人有条件的。

她说,她父母那一辈人很多都有这样的想法,她认为父母想得太多,但作为父母,他们无法不想多。

她只考虑一个女儿对爱情的向往,却唯独忘了思考父母对孩子的放心不下。

04

直到后来,她自己也成为了母亲,想起曾经自己的叛逆时,才感觉那个时候是真的伤他们的心吧。

她说,当她执意远嫁和母亲争吵时,母亲曾经哭着说:“你小的时候可乖可听话了,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她却道:“你们以前也很在意我的想法的,现在还不是自私自利,不就想着离家里近点,以后我可以照顾你们吗?”

她还记得母亲当时的神情很受伤,可后来她道歉时,母亲轻轻一句“都过去了”便作为结尾,她想我不是一个好女儿。

而远嫁后的生活,不好不坏,她的老公没有负她,婆家人也不错,只是偶尔忆起远在家乡的父母时,她会想:想吃家里的饭了,要是离得近的话就好了,打个电话就能回去。

只是,她已然选择,所以离父母近这件事就永远只能是假设。

而这个时候,她再想:要是重来一次的话,我还会坚持远嫁过来吗?

她还未细想,心里却已然给出了答案:真的不一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9
其实父母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哪个父母不心疼儿女。父母不想你远嫁,只是怕你受委屈都没法知道。结婚那天母亲那样做,就是为了让婆家知道你有强烈的后盾,让婆家不敢轻看你。
第2个回答  2021-02-19
因为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是最亲的,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从社会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他们嘴上说着不开心,但是心里面却是紧紧的在一起。
第3个回答  2021-02-19
天下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母亲希望女儿好,父母是不希望女儿嫁到远方担心,会惦念。
第4个回答  2021-02-19
因为母亲想要给我充排面,而且从内心深处来说还是特别的爱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