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民间歌谣具有怎样的特点?

如题所述

元代民间歌谣,有一部分是揭露黑暗政治和鞭挞贪官污吏的。由于元朝政治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引起人民强烈的反感。统治者为缓和人民的反抗,常派“宣抚使”、“肃政廉访使”去纠察贪暴,问民疾苦,实际上他们和地方官吏狼狈为奸,反而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9“拦驾上书”条中收有3首民谣,对此作了深刻的揭露: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这些描写是生动逼真的,那些所谓“宣抚使”、“廉访使”与地方官吏“上下交征,公私朘剥,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的罪行以及“阎闾失望,田里寒心”(引文均见《辍耕录》同条)的激愤情绪可以想见。叶子奇《草木子》卷4还有这样两首民歌:

解喊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前一首叶子奇点明也是嘲讽“廉访司官”的。它通过解贼与迎官仪式的对比,揭露了官吏们的“赃污狼藉”,表现了人民对他们的无比的憎恨和蔑视。后一首更进一步指出官吏们作弊徇私无法无天的情况,不仅直呼他们为“强盗”,而且把他们看成祸国殃民扰乱天下的罪魁。在这些民谣中,人民戳穿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逛和剥削的实质,是人民教育自己的生动教科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