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执政观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定位的基本要求

(一)由全能型政府转向有限型政府

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政府,它实际取代了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的功能,使主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成为其附属物。其结果是要素人为分割,决策经常“失灵”,经济、社会的营运凝固、僵化,生产力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自身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客观要求。世贸组织追求自由市场原则,要求各成员方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国内外企业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竞争。政府既要适当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干

预,又要防止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国内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从无所不管、无所不包转向有选择、有重点的管理,即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有限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职能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纠正市场失灵;完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举办公益事业,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等。作为地方政府,我市也应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

(二)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直接管理经济社会,除过度干预经济主体外,还导致了行业垄断、行政壁垒和行政定价。而这不仅影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还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建立服务型政府,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一个比较现实的切入点,实际上也是政府职能的“归位”。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更多的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纠正市场失灵,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这些本身就是服务,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因此,从管理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市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路径。

(三)由偏重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直接组织和直接参与经济建设。
(四)由人治型转向法治型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使有些政府部门和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朝令夕改,不时反映出人治型政府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8
公务员福利完善、提高,老百姓脱贫、改善。
第2个回答  2018-12-28
理清权责边界,健全法制,管住自己的手!
第3个回答  2018-12-28
放开市场出台好政策
第4个回答  2018-12-28
改革开放搞活经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