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游记散文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三毛是以她富于异国情调的散文作品步人台湾文坛的。她的散文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异国风光和人情习俗,由衷地赞美瑰丽、浩瀚的大自然,文中涌动着蓬勃生机,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下面我们从三毛游记散文中寻觅其主要特点:首先,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从西方社会的人生世相中突现东方民族的人格精神。以流浪的东方人的眼睛看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风尚、做人的准则势必发生碰撞,民族的自尊心与东方的人格精神都将受到新的考验。

三毛心中的理想世界被旅途中转机受阻被投入监牢的遭遇(《赴欧旅途见闻》),西方学校欺善怕恶的怪事(《西风不识相》),西方老板对公司职员的压迫与掠夺(《五月花》)等等所击溃,虽然失落,但也由创世界创出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其次,描绘了异国他乡的民情、景观,活泼风趣。三毛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时代女性,她那豪放不羁的气质,勇于探奇历险的精神,赋予她的散文一种洒脱、浪漫的情调和绚丽斑斓的色彩。她的异国记行之作,具有宽泛的主题内容,个性十足。一则,她善于从社会底层、民间百姓中发现当地独有的世态人情,感受不同民族的生存境遇和文化背景,如墨西哥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的一瞥(《街头巷尾》),令人心仪的拉哥美拉岛奇妙的口哨语言(《逍遥七岛游》),还有与印地安人的朝夕相处、马德拉岛居民的反朴归真的情趣共鸣等等,都给读者提供了新鲜、独特的人生经验。二则以“文化人”的眼光来审视异族文化,慧眼独具,旅途中到处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现象。如宗教图腾造就的小自杀神(《街头巷尾》),玛雅文化的结晶(《青鸟不到的地方》),印地安情节的触动(《银湖之滨》)等等,与异质文化产生某种心灵感应,正显示三毛作品中那宽广的文化胸怀。三则,三毛异国记行之作特别注重以美与丑、文明与愚昧、善与恶角度来把握异族风情和人物。如描述印地安人的敬业重诺的人格精神的《夜戏》,反映贫穷讨钱的苦孩子的《一个不按理出牌的地方》等散文中,可看到三毛作品提供给读者的是散闪烁着作者个性色彩的人生之旅。

其三,对自身婚姻风貌的真实展示,构成爱情的生命体验。三毛现实婚姻的足迹在《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等集子里展露无疑。结婚与成家是三毛爱情篇章中的神来之笔。没有玫瑰、没有婚纱,虽在极贫乏环境中,却感到精神的富有,爱情的甘甜;做了充满“田园风味”、徒步走来结婚的新娘(《结婚记》),令人耳目一新;以爱心营造爱巢的《白手起家》打动了无数位读者;读出夫妻感情深度的《警告逃妻》,既幽默又情谊绵绵;而用梦幻来延续那个破碎了的现实世界的《不死鸟》、《梦里梦外》等等一篇篇的心灵述说,更达到了一种情感的极致,使爱的心灵走向了净化与永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