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中记载过哪些UFO事件?

如题所述

外星人之谜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关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奇闻异谈在科幻作品和报刊中屡见不鲜。有趣的是,我国古代对此也有记载。

贺兰山岩画

最早的外星人出现在7000年前的贺兰山岩画中。在那些记载氏族公社生活的画面上,可以看到头戴园形头盔、身穿密封宇航服的人,与现代宇航员的形象极其相似。最令人惊叹的是贺兰山南端、宁夏冲沟东的一幅岩画。画面左上方有两个旋转的飞碟,飞碟开口处,一个身穿“宇航服”的人正飘然而下,地面上的动物和人群在惊恐地跑散。这可能是外星人在贺兰山一带出现时的生动写照。

据《拾遗记》载:4000年前尧帝时代,一巨大的船形飞行物飘浮在西海上空。船体亮光闪烁,缓缓飘移。船上的人戴冠,全身长满白色的羽毛,无翅而能在高空翱翔。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还记载着一件与火星人接触的故事。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中出现一个长相怪异的孩子,地身高4尺,身穿蓝衣,两眼闪着锐利的光芒。

孩子们因从来没有见过他,纷纷围上来问长问短。蓝衣孩子说:“我不是地球的人,而是一个火星人。看你们玩得开心,所以下来看看你们。”还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会太长久,将来天下要归司马氏。”孩子们听了到这一消息都吓坏了,一个孩子飞快地去报告大人。当大人赶来时,火星人说声“再见”,立即缩身跳到空中。大家抬头看时,只见一块白色的绢布拖着长长的带子,正疾速地向高空飞去。当时谁也不敢将此事张杨出去。此后过了4年,蜀亡。又过了17年,吴国也灭亡了。三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结束,由司马氏统一了中国。这正应了火星人的预言。不管上述记载是否客观,古人可能曾经见过一些异于地球人的人。

《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了一人鸡首人身的怪物,高约丈余,大白天从高空中降落下来,在田野上行走,还试图与人交谈。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个戴着鸡形头盔的外星人。

《五行志》还记载有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发生的一件追捕外星人的事。当时有人看到一个黑面人在空中飞驰,身上红光闪闪,熠熠生辉,像是在空中放火的样子。当官府捕快闻讯起来时,那人却忽然不见了踪影。

《清史稿?灾异志》则载有一例极似当今外星人掳人报道的事例。在清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与众人入山砍竹。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踪了,140多天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在家中出现,但是说话己语无伦次,怪诞不经。

画马崖是位于贵州省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平寨村顶趴的一组岩画群,以赭红色颜料绘制于悬崖薄层岩面上,画的内容不仅有太阳星象、姿态各异的马、作舞蹈状的人物,还有状似鱼、龙、虎、狗、仙鹤,更奇怪的是还有一些干栏式的房架和一些怪异神秘的图形符号,由于类似于马的图案较多,所以被当地人称为“画马崖”,然而这些神奇图案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迷。

画马崖上的神奇图案

“难道真的是外星人光顾的痕迹吗?”惊叹于画马崖赭红色颜料遗留的神奇图案,人们总是心存疑问。

画马崖岩画群由小崖口、大崖口和梯子岩三处岩画组成,共有200多个图案,全部以赭红色颜料画成,是贵州省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岩画群,也是中国南方颜料岩画的典型代表之一。

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经历大自然万年之久的打磨和洗礼后,岩画依然光鲜如初,这个赭红色颜料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可以与自然界最无情的时间抗衡?这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与众多世界未解之迷一样,画马崖从头到脚都让人充满了猜测。

画马崖岩画群中的岩画,是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各种造型,类似于现代绘画中的速写风格,但是其线条却异常简洁甚至抽象,寥寥数笔却惟妙惟肖。以现代人的认知对这些图案进行解读,简单线条勾画出的图案可能是马、人和太阳,还有一些鱼、虎、龙、狗、仙鹤等等。

然而,专家考察却发现,岩画中描述人的线条头型呈不规则的圆隆状,四肢和身体都用形状不同的线条表示。从我国古代遗留的古代绘画中不难发现,古人在描绘人头部时常用圆或椭圆形,而开阳画马崖的岩画中的人头线条呈不规则的圆隆状,这关键的差别引发了我们的疑问,这种“人”究竟是不是地球人呢?亦或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写真”?

与此同时,画马崖岩画中那些反复出现的大圆点、小圆点、小斜点和怪异神秘的图形符号,至今,让很多前来考察过的专家学者都无法解释其中的含义,只是猜测它们或许是一种语言。按照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化进程来看,这些圆点似乎不是中国文字的雏形,难道这些神秘的图形符号真是外星人的语言?那么外星人又想通过这些“语言”传达什么信息呢?

据说,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数十处岩画中就有描述“外星人走出飞碟的图案”。或许,外星人真的光顾过开阳县,2003年,文物工作者在画马崖附近又发现两处古文化遗址,一处为岩画,另一处为洞葬。?

新发现的崖画除有画马崖常见的太阳、马、人及一些神秘符号外,还有不少新奇的地方,左半部有一个奇特的巨人样图案,高约1米,宽约0.6米,其左侧还有一个胸透图像似的神秘图案,高约0.7米,宽0.4米,不仅内容和尺寸在贵州均属首次发现,而且在全国已发现的同类岩画中也不多见。

此外,还有一个骑虎的神秘物图案、一个桃心图案和一个山羊图案,在画马崖地区也属首次发现。而该处岩画中也同样反复出现了许多大圆点、小圆点、小斜点等图案,这让原本没有头绪的画马崖更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难道外星人真的在用他们这种独特的“语言”方式向地球人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和文化吗?那么他们来到地球想干什么?这个千古迷团什么时候能真相大白哪?

史料中的外星人记载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长期未解的外星人之谜增添了古幽神奇的色彩,而且将为外星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当今,一些UFO专家认为:UFO来自海底,其基地就在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而我国诸多古籍之中,恰有描写UFO与江海湖泊有关之处,最引人瞩目者,要属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其中一段文字颇耐人寻味,其所叙之事,很象是一个其它星球的飞行器莅临我国江南水乡的生动记录。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中,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间,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倾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单见天赤如野火。悠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常规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往日来处,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待观,名县亭以“玩珠”。

宋代科学家沈括是常用“地学说”来解释UFO现象的。他曾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载不明发光物事件,“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灿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常见此物。李团练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

苏东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这一奇遇使苏东坡深感迷惑,于是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载了此情景,“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另有阳百一居士所著?壶云录?一书,亦记载扬州上空出现的奇异现象:

“丁丑岁七月十七日,扬州一士子夜读,忽北首墙上,光明若昼,以为邻人失慎重,急趋出视之,则天半有一红球,大如车轮,华彩四射,流于云端,隐约有声,余光越三刻,始敛尽焉。次日,通城轰传,所见皆一,是夜,秦邮甓社湖中光更朗,若自南直驶西北,后亦无所征验云。”“苏城于七月十六日,有火光一道,大若车轮,自东而西,如星之陨,如电之擎,露露有声,门外居民悉见之。”

以上文字,对不明飞行物之描写,栩栩如生,它如车轮之大小,发光强调甚巨,有生响,或自南至西北,或自东而西,飞行速度之快,如“星之陨”,“电之擎”,目击者众多,全城居民“所见皆一”,而其出现之地,皆在扬州附近,与沈括所记述的“扬州明珠”与东坡夜遇“炬火明”之诗作,恰恰巧合如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