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什么

如题所述

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 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童年是指幼儿记事后的成长阶段,大约是指在幼儿到少年期间,那么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 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1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掌握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习是小学儿童的社会义务。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教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答疑、解惑、育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应被视为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教和学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势必会出现种种矛盾,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一方,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从习得直接经验为主向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一个发展过程。小学低年级倾向于通过直接抽象的方式学习物理经验;小学高年级已经能够运用抽象逻辑、多重抽象来获得数理逻辑经验;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学习和认知活动超越直接经验向掌握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教他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涉及多种要素,其中有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以及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等。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是在主导活动中进行的,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认识或认知过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在丰富自己、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将所学不断内化于己,不断地引起其智力、个性、社会性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以促进心理积极发展。 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2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应该懂得,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这种变化趋势表现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值得父母和教师重视。 童年指的是什么年龄段3 童年是什么? 童年大约是指4-13岁之间,因为幼儿时期一般是0-3岁,而少年时期一般是12-14岁,而童年就是介于这其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心,而且逐渐的开始培养自我的情绪和修养,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基础阶段。 孩子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1、 胎儿期:是在母体内胚胎发育完整的时期。 2、 婴儿期:是指出生到满一岁,这时是小孩在出生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3、 幼儿期:是指1岁到3岁,这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因为脑部的大小已经达到了成人的80%,而且语言,运动和思维等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强。 4、 学龄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时代,一般是在6-13岁之间,是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知识。 5、 青春期:是13-18岁之间,这时的小孩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而且身高和体型也更加接近成人,性格也开始定型,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7
童年(tóng nián),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定义,时间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的时间段。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掌握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习是小学儿童的社会义务。在童年期,儿童的记忆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策略。
扩展资料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年
第2个回答  2016-08-06

    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定义,时间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的时间段。

    所指一般被人们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无忧无虑,在文学作品中常有着快乐的寓意。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06
1、童年是记忆深处的一颗火种,童年是人生初始的一段阳光,童年是小巷深处的一首歌谣,童年是高远天空的一只纸鸢。

2、童年是人生的开端,童年是生命的起点,童年是没有涂字的白纸,童年是花朵上的露珠,童年是出生的太阳,童年是美丽的春天。

3、童年是色彩斑斓的画册,装载着美好的回忆;童年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流淌着飞腾的浪花;童年是一束灿烂的鲜花,芬芳了多少快乐和幸福。
相似回答